让“作文讲评”走到台前来
相对于热闹纷呈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更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管建刚老师正是在这条路上,数十年如一日,不断地将研究系统化、从而形成了作文教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并走出了一条阳光大道。
对儿童作文的解读与发现,管老师以他的突破与超越,开创了以“讲评”为中心的“后作文”教学时代。管老师提倡 “淡化作前指导,强化作后讲评”,把作文教学的重心从“作前”移到“作后”,这样学生的作文就有了个性。看来,作文讲评课才是作文教学的主阵地。
以“指导”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就是教师在前面按照自己的想法跑,学生拖鞋带帽地在后面跟。想想自己在以前的作文教学,“作前指导”成了重头戏,从主题、选材、提纲、详略,从头到尾,恐怕哪一点没有讲到,学生不会写。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接近、结构类似、没有灵性。 管老师以“讲评”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就是学生在前面一路欢快的小跑,教师在后面跟着,看着,看到美好的表达方式,告诉学生,写得真好,大家一起分享;看到学生表达出了点问题,摔了跟头,教师喊——停,包扎一下,调整一下。
如何上讲评课?什么样的讲评课才高效呢?
管老师说,“作后讲评”就像医生一样先“号脉”,再“下药” 这药就能下得准。研读学生的作文就是“号脉”,还要带着思考用心去读,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的精彩点,大力表扬。把问题进行归纳,再有针对性的指导练习。管老师的讲评课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提出了讲评课的三大要素:
一、欣赏——让写作快乐起来
作文是一种创新,对学生来说写一篇作文真的不容易。写作比任何学习都需要欣赏。讲评课上要尽可能多地欣赏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从而引导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管老师欣赏学生作文的方法让我眼前一亮。课件1
1、现代感
●你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百度一下。
● 我看见别人滑轮滑,简直酷毙了,心里那个羡慕嫉妒恨…… ●谁知一翻书,傻眼了,里面的词语他一个也不认识,我刚要告诉他,却被他“封杀”了,嘿,还挺倔!
师:先读、这三句话里“百度一下、羡慕嫉妒恨、封杀”,这些词语充满现代气息,符合时代特点。管老师就把这个作为亮点进行欣赏,并让学生知道运用具有现代感作文有活力,能吸引读者。
2、娱乐感
● 他的眼睛很小,睁着和闭着,没啥区别。
● 我的鼻子好像长到五岁后,就一直保持横向发展,没有纵向发展过,——要怪就怪爸爸,他也是塌鼻子。
● 我的头发又多,又硬,剪了短头发,更是不堪入目,同学们一见到就“鸟巢”。
这些句子我们一读就觉得很有趣,当成亮点来欣赏,关老师很会抓点啊。
3、节奏感
● 他终于招架不住,耸着肩,撅着嘴,以小碎步跑来了。
● 我卷起裤脚,拿着拖把,拎着水桶,拖着拖着,一不小心滑了一跤……
这两句话里有一连串的动作,读起来有节奏感。
除了以上欣赏点之外,管老师还及时捕捉学生作文的其他亮点,像语言的节奏感、含蓄感、谐音感、个性感、立体感等;欣赏好题目,用得妙的标点、与众不同的表述角度等等。管老师对学生习作的欣赏不空泛、不模糊、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题目、段落表达等方面,非常具体、细致、一步一个脚印,指导到位。管老师就是这样在欣赏中从不同的侧面告诉学生写好作文的秘密。对学生作文的“欣赏”,表面上是肯定语言的精彩,深层次则是对学生写“真话”的赞许,也是对学生言语创新的嘉奖。欣赏的过程也是指导的过程,而这种欣赏作文的方式方法会潜移默为学生作文的能力。
我也不断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自己班里学生的作文也有这样的好句子,像我们班的王文兵是跳绳冠军,在他作文中写道:冯老师送给我的这根跳绳真给力,我一下子能跳200多个不会败。贾濮作文中写道:切,还敢跟我比,你一会儿就知道输得有多惨了。这里的“给力”“切”不就是管老师眼里现代感的词语吗?像这样的词还有:神马都是浮云、山寨等。
为什么我们的欣赏没有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我也发现这个词用得好,只是给孩子们读读,没有把这类词进行归类总结。不是一类一类的讲评,而是这个学生一连串的动作写得好,就拿起本子给大家读一读;那个学生心理活动写得细腻就给大家说说,感觉评价得零零散散,总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没有从一个点扩展到一个面。
管老师的讲评课让我深受启发,这样的句子可以当成亮点来欣赏。例如我们班的杨可玉在作文中写道:哟,还挺厉害的!然后我们就把这一类的放在一起进行欣赏。
★哼,你竟然相信他的话?(表示愤怒、)
★嗯,我觉得你说得对。(表示认同)
★唉,要是当时听你的话该多好哇! (表示悲伤)
★哈哈,我终于学会轮滑啦!(表示喜悦)
用上这样的词语,把读者一下子带入到当时的情景中,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距离,我们可以起个名字“意境感”。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点,我们老师很有经验,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会发现更多的亮点,来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二、挑刺——让语言干净起来
学生写作文,就像学走路一样,难免跌跌撞撞,出错是难免的。对学生的作文只有欣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挑挑刺。挑刺就是指出病在哪里,怎样将病去除?
“说”病
出示课件:
1、 ● 叔叔看看我,说:“小朋友,你几斤啊?”
● 我心不甘情不愿地问体育老师我为何没有入选,他说:“你的技术不错就是有一点低,球容易被盖掉。”
● “这是为你好,多做练习,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每次给我布置家庭作业,妈妈都会这样说。
我们看这三句话都有“说”字,不仔细读还没发现问题, 他们得了同一种病,管老师给他起了一个很醒目的名字:“说”病。根据句子的意思,用其他的词语代替“说”。第一句的说可以改成“问”,第二句可改成“回答”。第三句可以改成“唠叨”,这样句子表达会更准确。表示“说”的字、词还有:呼唤、责备、吼道等等。管老师真是好眼力,发现病灶、对症下药。
学生知道了“说”病,紧接着管老师又让学生欣赏了:不用“说”字,写提示语精彩句子。
2、 ● 叔叔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下这么大雨怎么回家呢?”(动作、神态)
● 我一提出来,妈妈就急了起来:“什么?绝对不行!你怎么能一个人跑出去呢?外面车子来来往往,多危险啊!”( 心情)
● 他用怀疑的目光,上上下下打量了我一番,摇头拒绝:“不行,你个子矮,跑不快。”(目光、动作)
学生欣赏了不用“说”字写提示语的句子,对于“说”病的理解更透彻,体会到这样写的精彩。在以后的写作中,不会再干巴巴地写“谁谁说”。
“关联”病
● 我虽然很胖,但很热心。
● 他虽然个子不高,但是很爱学习,次次都要考到100分才满意。
师:先读,“胖”跟“热心”、“个子高”和“爱学习”,没有转折关系。删去虽然、但是。这样语言更干净。管老师给他起名: “关联”病。这样总结——讲评,其他孩子犯同样错误的几率就会大大减低 。
“我”病
● 我六岁时,有许多人爱欺负我。
● 我听见外面有声音,就起来看看情况,我一看,愣住了,妈妈还在打资料,我一看表已经一点多了。
这也是孩子们经常犯的错。第一句第一个我去掉。第二句话出现了三个“我”字,只留第一个就行了。然后再跟原来的对比读一读,感觉改后的句子更顺、更干净。
像这样的“病”例,还有:“我想”病、“今天”病、“重复”病、“大眼”病、“然后”病、“感叹号”病、“大话”病、“开始”病、“砍头”病、“去尾”病等。
管老师能对学生作文准确“号脉”再“对症下药”,来自于他对问题的深思熟虑。他认真研读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归纳出共性的问题,将问题归类梳理,再根据病因起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名字,最后一类一类地讲评,这样有针对性的讲评会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慢慢的管老师也形成了自己的作文训练系统。这也给我们指出了方向,好好研读学生作文,发现病灶,不仅要指出来,还要让学生知道要怎么治病。这样的训练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切入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学生也有心理认同感。
三、训练——让作文丰满起来
管老师的做法也让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我们学生作文里存在什么病呢?该怎么治病呢?
记得四年级上学期,学生写“我敬佩的一个人”这篇作文,选的题材不够丰富,大多数学生都写清洁工、警察、还有一个敬佩雷锋叔叔到的等,这些题材不是不能写,对学生来说没有生活体验写不出真情实感,写出来作文感觉都是套话、空话。这就得了一种病“选材病”。该怎么治病呢?我就开始训练让孩子学会从身边的人写起,尽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就拿同学来说,什么让你敬佩呢?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搜集材料,可以从同学的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可以从生活方面来写、也可以从学习方面、特长、品行等几个方面来,每一个方面又有很多内容,像品行方面可以写他的诚实、勤奋、谦虚、宽容等内容。这样孩子们写的作文真实、感人。课件:这是我们班的学生的作文 :
我敬佩的一个人
李骁原
在我们班里,我最敬佩的人就是我的同桌付志浩,一个乐于助人的同学。
清楚地记得那次上完体育课,强烈的运动让本来就特别爱出汗的我几乎喘不过气来,口干舌燥的,如果有一瓶冰凉的水该有多好呀!我舔着自己干干的嘴唇,四处张望着。猛地,我眼前真的出现了一瓶水,难道我的祈祷显灵了吗?仔细一看,原来是同桌付志浩递过来的一瓶水,“还没有打开瓶盖呢。想喝多少喝多少。”我二话不说,接过水瓶,迅速拧开盖子,咕咕咚咚地喝了起来,真爽!等我回过神来,发现他正在看着我,还在舔着同样干干的嘴唇呢。我真有点不好意思了,赶忙把水瓶递给了他。虽然事情过去了很久了,但那节体育课后喝水的画面,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久久不能忘记。
我敬佩的一个人
杜晓钰
我敬佩的人就是我的哥哥,他那读书的痴迷劲儿真让我佩服!
记得有一次,哥哥放学一回到家,扔下书包,抓起一本书就津津有味地读起。妈妈做好饭,喊道: “儿子,吃饭了。”
“哦,马上,马上。”哥哥含含糊糊回答道。
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
“吃饭了,饭都凉了……”妈妈不知喊了多少遍。哥哥没有说话,他似乎走进了书里,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
“呼!”哥哥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满意足地合上了这本书。
“终于看完了。”妈妈和哥哥异口同声地说。哥哥才恋恋不舍地来到了餐桌。一脸陶醉的样子,还“呵呵”地傻笑,应该是还沉浸在书里吧!
……
管老师的讲评课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我们要学的不是他的一招一式,而是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淡化作前指导,强化作后讲评”。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作文讲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