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跳绳,拉近了师生距离
我这个语文老师,最近两周摇身一变成了体育老师的助理。因为学校第三届体育文化节上,要求各班展示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而且参与面还要广。单靠体育老师一人来确定九个班的项目,再来训练,实在是太为难了。作为班主任老师,我理所当然地要参与进来。
思来想去,展示什么呢?抱球接力?齐心协力?倒是都能参与,但是活动过后,也就没有意思了。回忆自己小时候都玩什么呢?踢毽子、投沙包、推铁环、跳绳、猫捉老鼠……太多太多,从中选择一项吧,既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参与,活动过后,孩子们还能玩得津津有味。最后决定选择跳绳,因为跳绳绝大多数同学都会,不需要从零开始,而且跳绳很能锻炼孩子的体能和肺活量。
跳绳也有短跳绳和长跳绳,我和孩子们商量后决定全部展示,而且展示出花样来。跳长跳绳需要技术,更需要胆量,不少孩子看到那根光溜溜的长跳绳就缩脖子,于是先挑选跳长跳绳的队员。经过一次次练习,一次次挑选,最后确定了9个男孩子,5个女孩子。然后挑选参加短跳绳的队员,这容易多了,轻松地就挑选了32个孩子,而且跳的方法各不相同。把孩子们进行了分组,接下来就是带孩子训练了。
体育课到了,我放下手头的作业,和孩子们一起投入了训练之中。从长跳绳的甩绳开始,到怎样大胆地跳进去跑出来,再到前后同学之间一个个连续不断地跳进跳出而不“空绳”(既每甩一下绳,都要有一个同学跳,而不留空绳)。开始孩子不会跑跳,总是双脚蹦,这样很费时间,也影响下一个同学跳,于是我和体育老师亲自示范。慢慢地,孩子们跳得越来越熟练,那阵势,简直就像往锅里“下饺子”一样,噗噗通通,一个连着一个,那样有节奏,又那样和谐。看孩子一个个身轻如燕,真似燕子飞舞。学会了这种连跳后,我们又进行了分组。先是两人一组,从左右两侧一起跳进去,再从对面“飞”出来,我们还美其名曰“双人飞”。接下来,我们又练习了多人齐跳,一下进5个同学,这可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有一个同学绊住了绳子,跳绳就宣告失败。看到孩子们跳的那样起劲,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兴趣,最后干脆来个“师生乐”,我和一个个孩子一次次跳进绳子,边跳边来回交换位置,这叫“转圈跳”。
我们的短跳绳队员在那边也练得热火朝天。有双脚跳,有跑跳,有单脚跳,有后跳,有挽花跳,还有双人跳。一组一组,大家边交流经验边练习,体育课上,孩子们练习得是那样认真,那样投入。剩下的几个没有选上参赛的同学(开始一点儿也不会跳),也不由眼热起来,在一边也是练得不亦乐乎。
这样的体育课,孩子们再也不闹矛盾了,不找体育老师解决那些鸡毛蒜皮的小纠纷了。以前下课后,孩子们总是打打闹闹,推推搡搡,经常小摩擦不断,现在不用担心了,孩子们都在切磋跳绳的技艺呢,哪里还有时间闹矛盾呢?更没有想到的是,通过这样的训练,我和孩子们之间更融洽了,我哪里还是老师,分明就是他们的朋友,他们的伙伴。星期四下午上班走到操场北侧时,隐隐听到有喊“宋老师”的声音,可这声音还相当遥远。循着声音找去,原来是几个刚进校门不久的女孩子,在操场对面大喊呢。这面刚招呼了她们,后边又上来一个男孩子,一边喊着“宋老师”,一边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那一刻,一下子涌起一种极幸福、极幸福的感觉。没有料到,一根小小的跳绳,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孩子们,特别是小学的孩子们,他们不单单希望我们能教他们课本上的知识,还希望能陪他们玩耍;不单单希望我们是他们的老师,还希望我们是他们的伙伴。这是那一刻,我一下子悟出的“真理”。
下面还是请大家欣赏几张我们体育文化节上展示跳绳的照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