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http://q.xxt.cn/singleq/showsingleq.action?cid=10004291&tempid=0.3205788536327732
圈名称:焦作市万方学校1.2班——开启明天
圈主:行者无疆
幸福“圈”,方法“圈”
随着越来越多的“群”和“圈”的出现,我这个“走在路上”的“行者”也在“赶时髦”,但当我在“(新)校信通-博客圈”页面上建了自己的“圈圈”之后,我改变了以前对“圈”和“群”的理解,甚至现在闭上眼睛全是想象中的自己——在圈里与博友讨论话题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在我给好朋友的“小纸条”里这样“表白”——你的观点和提醒全部收下!希望我们的圈里有讨论不完的好话题!以前,也加入了几个“群”,但大家“聊天”居多,“讨论”很少,有了疑问也不知当讲不当讲,因为怕扫大家的“兴”,有了“圈”就好多了,可以尽情讨论了!多多参与啊!!
伴随孩子走进一年级,有甜蜜的幸福也有痛苦的彷徨,我也相信这条路上不可能只有“幸福”,有时“痛苦”也会如影相随、不期而至。这条路上,曾经“路过”的人会有无数经验和经历,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但都会给“后来者”带来灵感和启发,我也希望大家伙儿“曾经走过”的记录会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好向导,于是,“开启明天”博客圈成立了!
“圈”名称采用了女儿“班级帖”的名称,同时也希望众博友共同参与,积极讨论,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是否也能在“圈”里交流出一种“与时俱进”的“家教之路”呢?!走在这条路上,有的已经跑完“100百米赛”,有的刚刚跑完“110米跨栏赛”,但教育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赛”、“铁人三项赛”,我们还将继续走在这条路上......让我们走在这条路上吧,当孩子还是学生,当我们需要合适的家庭教育,当我们希望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那么,让我们为孩子——“开启明天”!!
圈标签:低年级 家庭教育 快乐童年
圈-公告主题:走在这条路上......
圈-公告内容:
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冰心)
让我们继续走在这条路上,路的尽头,有我们想要的......
圈-讨论区-(话题正在讨论中,希望大家发起更多的话题)
1.触摸孩子心灵的“斯宾塞纸牌”
斯宾塞纸牌——走进孩子内心的12张卡片 操作方法: 全家轮流掷骰子,投到哪个数,就取出这张卡片,并且由本人回答上面的问题,其中一人做最后总结。 12个问题(仅供参考):1.讲一讲你最不快乐的事情;2.讲一讲你觉得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情;3.评价一个你周围的人;4.今年你最希望得到什么(只限3个)?5.你对自己有什么不满意的?6.哪件事,你努力了,但收获不大?7.深呼吸3次;8.拥抱一下你喜欢的人;9.......10.......11.......12....... 欢迎讨论:1.如果玩这个游戏,你准备怎样提出剩下的4个问题?2.你觉得这项“游戏”会起到哪些效果?3.你会尝试吗??(此方法摘自《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望大家留下真诚的看法!)
圈-讨论区-(话题正在讨论中,希望大家发起更多的话题)
2.挖掘兴趣的“半本书”——让兴趣为快乐求知引路
挖掘兴趣的“半本书”
比如:一个7岁的孩子很可能会对一本有插图的书发生兴趣,但他的识字量又不足以用来阅读。那就把这本书里的故事给他大概讲一下,然后让他自己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大人,他也许不能马上就记住,但肯定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我曾经给小斯宾塞设计过“半本书”这样的教具,前面一半,我给他念,但后面一半,我只教给他一些词汇。我发现当他为了知道后一半故事而学的词汇,比平时通过“词汇风铃”学习的词汇记忆得还牢固。
感悟:
“半本书”的方法,其实我们无意中也在用到,就象我的女儿,这两天迷上了“戴小桥”,昨晚因为有事一时脱不开身,孩子一个人读完了一篇,为了检验一下阅读效果,我让孩子给我讲了大致内容,哈哈,不错,她居然读懂了!当然,读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但孩子能顺着意思“冲”下来已经不容易了!
讨论:
1.在孩子尚不会利用“偏旁部首”查字典时,怎样完成“半本书”的阅读?
2.有些词语或四字成语孩子不明白,但自己读过后可能不太愿意再听解释,怎么办?
3.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到哪些方面??
圈-讨论区-(话题正在讨论中,希望大家发起更多的话题)
3.增强记忆的“词汇风铃”
这是一种帮助孩子“增强记忆力”的好方法,欲知详情请按“地址”到圈中查看,话题在不断更新中,欢迎发表言论!
话题(1)发起短短“半”天内,感谢以下博友对“问题1”的积极讨论,讨论正在火热继续中,难道你不想发表一下自己“独特”的见解吗?期待中——
飞翔的翅膀
这个方法不错,俺打印下来学习去了~~~~~~~
顺便问一下,怎么建的这个圈子啊?
慧老师
第一,我觉得这问题数量和问题内容可以跟随孩子的情况而定,也可以根据时间来变化。比如最近期中考试,问题就可以围绕孩子的心态来设定。第二,效果,这种方式很有趣,容易增进亲子间的互动和交流,需要从小玩起,对于中学生倒是不太适合了,特别是前些年都没有怎么沟通的,后面突然有这样一个游戏,太突然。
尔玉
如果前几年一直没有沟通,我觉得也需要有一个开始。可以在周末或者晚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提议全家做一个这样的游戏,我想孩子们应该都会喜欢的。最关键的是,父母要和孩子一样,遵守规则:)
聪聪
1、讲一讲你与朋友间的小故事
2、评价一下本周自己的表现
3、你本周对父母有什么想说的话?
4、你最想得到什么?(表扬、赏识、小礼物、短时间旅游等等)
----聪聪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对我影响也很大,这本书我慢慢啃,啃了快半年了~~
暖暖
1、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或一个故事)是什么?为什么?
2、你觉得最幸福的是什么?
3、你的心目中的偶像是谁?为什么?
4、如果放假了,你最希望做哪些事情?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他的思想,他的向往以及对自己生活的安排。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本书是校信通的工作人员送给我的,非常珍贵的礼物,我也在是慢慢的学习中~~
猪妈
1、你最想去的一个地方,为什么?
2、你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
3、唱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歌或是背诵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文章或是讲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故事
4、你最想家里有什么变化?
我看到聪聪和暖暖都是针对孩子在提问题。这个游戏应该是一家人或是母子间一起来做,才有公平性,才让游戏更有趣。所以我所提的问题都是适合一家人的。我也同意慧老师的观点,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问题。等孩子期中考试结束后就试一试。
特别感谢——好爸爸-静悄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悄悄言论”:
“教育孩子,家长必须改变家长作风的心态,用心灵平视孩子的眼睛,走进孩子的心灵,以理解、谦让、关心、重视的态度,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让孩子感到亲切、友善、具体、深刻,而不尚空谈理论。
家长必须具有正确的儿童观、人才观、必须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必须懂得教育儿童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切实的、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的思想,把‘痛苦’统统演变为幸福。”
在“圈”里,我们体验着与人分享的幸福;在“圈”里,我们讨论家庭教育的好方法;在“圈”里,我们交流上路后的酸甜苦辣......还等什么,记住找到“圈”的“路径”吧!
地址:http://q.xxt.cn/singleq/showsingleq.action?cid=10004291&tempid=0.3205788536327732
圈名称:焦作市万方学校1.2班——开启明天
圈主:行者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