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预习后的教学作文

2019-11-27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本单元共有6节课,前三节是都是进一步理解除法,学习除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除法>,本单元共有6节课,前三节<分苹果><分橘子><分草莓>是都是进一步理解除法,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租船>和<派车>是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考虑到除法竖式是一种技能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我想在教学中从学生的预习着手,在这样的计算课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在课本中,呈现了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其中主要有:1.连减的方法.沟通除法与减法的关系,起本质还是看被除数里面有几个除数,2.用连加的方法也就是乘法口诀来解决.3.列除法算式来解决.4.列除法竖式来解决.

以前没有预习的时候,老师创设情境后,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在课堂中,老师期望能出现书上的几种解决方法,所以要在学生汇报的时候问:"还有别的方法吗?"而学生在这个时候已经多次练习过除法,对除法有了一定的理解.一般都会用除法来解决问题.而用连加或连减来解决问题的学生属于少数群体,当看到别人用除法来解决,也不敢说自己的想法.就认同了同伴的方法.而在老师的不断发问中,有些孩子又开始回归到用连加或连减的方法来满足老师的提问.虽然看上去是算法多样化,但是并有达到算法多样化的目的.

在预习完本课知识之后,在课堂中就不再刻意呈现学生的不同想法.因为这几种想法在课本中都已经很明确的出现了.我的想法是:通过预习,哪些方法你已经看懂了老师就不再重复.通过预习哪些方法你觉得很新,需要学习,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第一课的<分苹果>是我引导学生一起预习,通过读<教材全解>来了解新课内容.告诉学生预习的时候分三步:读---想----做.读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记号圈一圈,画一画.画出重点的部分.第二步就是想一想你读的哪些地方懂了,哪部分还不太明白.第三步就是动笔试一试习题能不能自己做出来.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在课堂教学时,对于学生已经解决的问题就不再重复,重点放在学生认为较难的问题上。下面以《分草莓》为例说一说预习后的课堂教学。

师:请按照老师讲的读书方法预习第二课《分草莓》

(大约5分钟,如果学生掌握预习方法之后,可以把此环节放在家里进行,但是需要家长的督促来完成。否则预习的效果不好反馈。)

师:预习完后,你认为这一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是什么呢?

生1:是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生2:和昨天差不多,只是今天的除法有余数。

生3:有余数的除法。

(一定要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即使说的一样也要多找几个学生,这是反馈学生预习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让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在听同伴回答的过程中明晰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师:说的真好,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师:看课本主题图,谁能把图上的文字读一读。

生:每3个橘子放一盘,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师:你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

生:可以用除法做,这是平均分的问题。

师:你从哪看出来是平均分的问题呢?文字里没有“平均分”啊?

生:虽然没有平均分,但告诉我们要每3个一盘,每盘都是同样多,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师:好,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吗?

学生画图,用14个圆表示14个橘子,然后每3个圈在一起,最后剩下两个。

师:说一说你画的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剩下的这两个不圈了呢?

生:那两个不够再分了,如果又圈起来用一个盘子,就不是每盘3个了。

师:说的很好,那我们刚才预习了课本上的几种方法,你都看懂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1:第一种方法是连减,每次用一个盘子,就减掉4个橘子,一共减了3次,分了12个橘子,还剩下2个。

生2:第二种方法这个小女孩想:三四十二,分掉12个橘子,剩下的是2个。

师追问:为什么想三四十二却不想别的口诀呢?

生:因为每盘4个橘子,三四十二,三五就十五了,一共只有14个橘子。

师:那就是想4和几相乘最接近14而且不超过14。

生3:第三种方法机灵狗说:竖式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呢?可以看出,他在想竖式。

师:这三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呢?

生:竖式。

师:好,我们就来研究竖式,按照机灵狗的问题来思考,谁能说出竖式各部分的意思呢?

生交流,可以结合学生画的图让学生说竖式各部分代表的是什么。特别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知道12表示的是3和4相乘的结果,是分掉的橘子数。同时提醒余数的写法。

学生交流后进行一次小结。

师:在写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时,你觉得要注意什么?谁来给大家提醒。

学生通过画图操作理解了除法的意思,同时很直观的看出余数比除数小。接着练习试一试。

后记:

在这一节课中,通过预习,让学生提前就明晰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并且知道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在哪里。以前学生课前不看课本,跟着老师走,学习主动性不强。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适时的进行点拨。我想像这样的计算课还是很适合提前预习的。很多内容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竖式也是一种规定,孩子只要记住这种写法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别的类型课并不一定都适合用这样的方法。希望有兴趣的老师一起来探索各种类型数学客的预习方法。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