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生活在美好的图书世界里
“读写是心灵的呼吸。阅读是吸入,吸入的是经典作品的精华,写作是呼出,呼出的是自己的情感理解和个性表达。一呼一吸之间,心灵获得足够的氧气,厚积而薄发。阅读是与大师的交谈,写作是与自己的交谈,从阅读中来,到写作中去,精神世界因此而丰富。”以“全营养阅读·读写之间”为主题的第十届“书香班级”活动已于2013年12月23日启动。儿子今年三年级,我们才是第二次参加这样的读书盛宴,跟所有热爱阅读与写作的孩子、老师、家长一起踏上这洋溢着书香墨香的读写之旅。
一、阅读的前提是有书可读。
“我们把让每个人在书的世界中都有自己的生活看做是自己的目的。”阅读,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仰。
阅读的前提是有书可读。作为父母,帮孩子建立一个书架,让我们的心灵生活在美好的图书世界里,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目前我家也有小小的藏书,光是校讯通书香活动还有学校因此奖励的图书就有二三十本,绝对保证有书可读。
二、把藏书真正变成自己的书。
据明代史书记载,一次,御史大夫景清借了朋友的一本珍籍。按景清的许诺,次日朋友便来取书,哪知景清矢口否认借书一事。于是两人诉诸官司,在公堂上,景清当即背诵全书,朋友却只知道书名。于是此书判给了景清。其实,景清并非想占朋友之书。时隔不久,他又将书还给了朋友。景清的本意是想告诫朋友:有书不读,等于没有书;只有读过并读懂了的书,才真正算是“自己的书”;只有对于真正属于自己的书,我们才算是“书的主人”。
说实话,自打儿子上三年级以来,功课任务加重了,连我这个当妈的都跟着压力山大,再加上惰性使然,这学期也静不下心来读书了。只是勉强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作业,基本上没有自己主动去坚持读书。目前俺家现有的藏书中有十几本还没读呢!正好趁着第十届书香活动的东风,俺得赶紧努力克服惰性,去掉浮躁,帮助儿子改掉磨蹭的坏习惯,争取抓紧时间带着儿子坚持读书,把家里这些摆设的书真正变成自己的书。
三、读书为写作铺路。
读书好比采花粉,写作才是酿蜂蜜。古人就有“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情怀。读别人的书,经过理解、揣摩,变成自己的语言,这才是最重要的。著名剧作家曹禺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一个忘恩的仆人,我抽取了主人棉被上的经线、纬线重新设计、组成了我现在这件丑陋的外衣,但是我不认为这是我主人家的衣服。”这段话说明了借与抄的区别,告诉我们怎样使作品为我所用。
儿子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展的“学会劳动、学会做人”的活动要求:不仅要学会劳动,还要能把劳动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生活中学会劳动,不仅要会干,还得会说能写才行。读书就是要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班主任周老师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上告诉大家:“写作文没有捷径,就是读书、背诵,俗话说: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让孩子自己选择摘抄,然后背会。读书破外卷,下笔如有神。”本学期周老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就是抄作文、写日记,写作内容基本上都是孩子亲身经历的事情。目前,孩子组织语言的能力还有点儿不尽人意,也避免不了写错别字,因此还须努力,孩子写作文方面的成长任重而道远。
四、育儿需育己,亲子共成长。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还有家长。家长需要不断通过阅读等方式来完善自我,储备教育孩子的能量。恰逢第十届书香活动起航,我也开始阅读孙云晓老师的著作《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第九届书香圈子妈咪在线赠书),更好地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成长的特点,洞悉孩子的思想动态,倾听书中教育专家育儿经验和教子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同时为孩子申请了独立的博客,书香路上母子并肩前行,一起快乐成长。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用书奖励他;当孩子寂寞时,让书本成为他的朋友;当孩子烦躁不安的时候,陪他一起读书,他很快就会安静下来的,这也是我在亲子共读中的切身体会。让我们一起坚持将阅读进行到底,在阅读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