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伤害了童心
李镇西老师在《无意中伤害了童心》这篇文章中,深刻反思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犯的错——伤害了童心,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让他刻骨铭心,成了一生的教训。我不禁内心一颤,因为在我的教育过程中,也曾犯过同样的错。
一天中午放学,我接到一个低年级学生家长的电话,说是我班学生打了他的孩子,打人的学生脸上有块红色的胎记。我一听马上想到了他----田路鹏。可是又想到他平时很老实的样子,可能另有其人,不会是他。于是我告诉那位家长,下午可以带孩子来辨认一下。下午家长带孩子来到我班,那孩子一眼便认出了田路鹏,指着他说:“就是他中午打了我。”看着被打孩子红肿的脸,再看看家长眼里喷出来的火焰,我赶紧劝走了家长,并答应他好好教育自己的学生。劝走家长后,我满脸怒气的对他说:“你这孩子,我们刚开过班会,不准欺负小同学,你怎么把人家的脸打成那样?”他低着头,不吭气,我气不打一处来,又厉声说到:“一个正常的人打了别的人,还能被人家认出来,何况你的特征这样明显,人家怎能认不出你来,你真给咱们班抹黑,回去好好想想,写个检查给我。”
第二天,田路鹏没有来上学,我打电话到他家里,他父亲说田路鹏不上学了。我大吃一惊,忙问为什么。他父亲告诉我,孩子说老师说他脸上的胎记了,他不上学了。我赶紧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再告诉我,田路鹏打那个孩子,就是因为那个孩子指着他脸上的胎记嘲笑他,他才动了手。
原来是这样!我的心猛地一颤,我没有弄清事情的原委,却伤害了一颗童心。我赶紧来到他家里,非常诚恳地给他做一次长谈,才打消了他的思想顾虑,又来上学了。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我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这似乎只是一件“小事”,而这件“小事”也是由他引起的,我最多也是情急之下的无心之过,但这也只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在孩子的心里就成了“天大的事”,我的话,无疑让他无地自容。教育,需要我们常常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以儿童的心去理解儿童的心。特别是对待有缺陷的孩子,更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因为他们的内心更脆弱,更需要加倍去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