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心胸,关闭嫉妒的心门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画的是一朵小花被一壶热开水烫死了,美好和快乐,就是那朵小花,而人的嫉妒之火,烧热了那壶浇花的水。大凡嫉妒心理强的人,都是心胸狭窄、多疑多虑、自卑、内向、心理失衡、个性心理素质不良的人。这种"心灵的疾病"会扩散到身体各处,引起躯体上的不良反应,七病八疾不请自到,它是摧毁人体健康的毒药。当今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得到多人的关注,处处被呵护着,因此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容不下别人的自私性格。在他们身上,嫉妒心理正在滋生蔓延。我们广大教师及家长应及时关注孩子们的健康状况,让他们开阔心胸,关闭嫉妒的心门。
在小学生身上,因嫉妒而产生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
记得上次期末考试卷发下来时,同学们都忙着改错,而小鹏却望着自己的八十七分试卷发呆,之后她趁人不备,把同桌九十八分的试卷姓名一擦,改成了自己的名字。老师发现后,经过几番盘问,她才终于说出了原委。原来,小鹏的成绩一直比同桌好,可不知怎么回事,这次考试却落后了。试卷发下来后,她看到同桌竟然考了九十八分,成绩比自己高得多,她十分难过,嫉妒之火迅速蔓延开来,“凭什么他就比我考得好?”小鹏心中嘀咕着,她的血液不断往上冲,头脑有些发晕,鬼使神差一般,下课后她趁同桌不在时,悄悄换走了同桌的卷子。
二、盲目骄傲,不愿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常对别人挑剔和贬低。
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师对自己关心和重视,看到老师对别人关心就生气、怨恨,孤立别人。我曾经偷听到班里两个男孩儿的一段对话,王毅说:“晓菲,以后放学咱俩一起走吧,别再理小杜了。”“为什么?咱们三个不是说好了做好朋友的吗?”小瞳说。“你看小杜现在能的吧,都不知道他是谁了?老师又让他当语文课代表、又让他管我们,他这回语文单元测试考了九十六分,跟我们已不是一个档次的人了,以后少理他!”男孩生气了,语气明显很激动,小瞳接话了:“就是,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他语文是好了点儿,可他数学还不如你呢,更别说跟我这个“数学大王”比了!英语课上连face都不会读,还“非死”呢,笑掉我的大牙了,哼,以后不理他!”王毅听后更来劲了,“那老师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我妈都说我有大将风度,我管人一定比小杜强一百倍,竟然不叫我当班干部,小杜个“小矬子”还想管我,真气死我了……”听了他们的对话,我不禁为他们担心,小小年纪竟有如此狭隘的心胸,发展下去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三、与同伴相处爱讥笑别人,别人不高兴是他最大的快乐。
看到别人用的东西比自己好,看到别人的零花钱比自己的多,看到别人比自己漂亮,心怀嫉妒之心的人就会想方设法当众用语言讥讽别人,直到对方感到不舒服,他才肯罢休。
嫉妒,是一副枷锁,锁住了心灵的美好,关闭了快乐的门窗;嫉妒,也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释放了了心灵的黑暗。古往今来,心怀嫉妒之心的人终将是害人害己。据有关专家研究,如果一个人放任嫉妒心理滋长,其导致的恶劣情绪,可使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紊乱,引发多种身心疾病,最终还将发展成病理性嫉妒,这种危害可就大了!
还记得三国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吗?“既生瑜,何生亮”,这是周瑜临终的感叹。这感叹,表达了周瑜对诸葛亮才华横溢的不服,也暴露出了一颗强烈的嫉妒之心。这颗嫉妒之心,使得周瑜最终诱发心脏病而被活活气死,最终毁了自己。
还记得战国时期赵国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吗?当文官蔺相如位列上卿,廉颇心生嫉妒,而蔺相如深明大义,使得廉颇感动不已,最终负荆请罪,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美谈,穿越历史长河,传颂至今。
一个是心胸狭窄,目中无人,另一个是心胸宽阔,知错就改,这两个故事中的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以周瑜为戒,以廉颇为镜,时刻反省自己吧!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说过:“人生是由一串无数的小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的人总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有了嫉妒心理并不可怕,只要微笑着去战胜它,就能数好人生的念珠。对于小学生,我们广大教师及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矫正,避免形成不良性格让孩子认识到嫉妒的危害。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促膝谈心,让孩子认清嫉妒的危害。
当发现孩子有嫉妒之心时,要及时跟孩子谈心,让他们明白遭到别人嫉妒的人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延误了自己的前途,一举多害。认清这些是走出嫉妒误区的第一步。
二、帮助孩子克服自私心理,将心比心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心怀嫉妒之心的人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应根除孩子的自私心理。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正像人们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将心比心”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句俗语,在心理学上叫“感情移入”。当嫉妒之火燃烧时教育孩子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试问“假如我是对方会怎样呢?”运用心理移位法,可以让自己体验到对方的感受,有利于理解别人,这是避免嫉妒心理行为有效的办法之一。
三、让孩子公正客观的评价别人,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能力。
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让孩子明白别人取得了成绩很优秀并不等于自己不优秀。嫉妒的起因就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如果自己能努力进取,不断地从别人身上学习优点,使自己的能力、成绩不断得到提高,那么,也可以减少嫉妒的诱因。
四、让孩子平时多交朋友,乐于助人,知错就改。
生活中多让孩子接触同学,请同学到家里来做客,让孩子多帮助那些成绩比自己差的同学,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刻意地“显摆”自己,不说刻薄的话。要学会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是自己错了,要学会发自内心地和他人道歉,化解矛盾。孩子能放下自己的“清高”与人交往了,自然嫉妒之心也就不存在了。
总之, 嫉妒之心不可有,抛开嫉妒,你会更快乐。不要让嫉妒占据你的心灵,开阔心胸,关闭嫉妒的心门,让你健康地生活吧!
自评:本文只是就是就事论事,为了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谢谢各位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