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看到题目笑了吧:吃饭有什么好写的?拿双筷子往嘴里送饭食呗!那我就告诉你,您啊,只答对了一部分,下面就隆重为您推出蓝紫家的“餐桌文化”。
我们家吃饭有几大特点。特点一:餐桌交流。古人云“寝不言,食不语。”在我们家似乎没有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既不是滔滔不绝地说话,也不是闭口一句话不说,而是你一言我一语,他说他的故事,我讲我的想法,然后是大家的一致探讨。这不你听:
“爸爸,今天我们班乒乓球比赛得冠军了!厉害吧?”小年的声音。
“我们班叶鹏发挥了自己的球技,为我们班取胜了,真好!”雪儿补充道。
“我们班虽败尤荣,因为我们班孩子身上有奥林匹克精神。”我也骄傲地说道。
“你们真厉害!真想去看看你们比赛的情景。”小松羡慕道。
“只是我今天太累了,班里有个孩子给我添麻烦了。”我又扫兴地说了句。
“那有什么,小孩哪有不打架的!明天就好了!”小松说。
“妈妈,你不知道我四年级的时候还跟同学打过架吗?”小年接道。
“哦?我还真忘了呢!”我故意说道。
“就是那次,他不知道怎么回事用手打到了我脸上,我有些生气,他也不给我道歉,我们就打起来了。”
“是这样打的吗?”小松比划了两手往前拍打的动作。
这可激起了小年的表演欲望,于是放下碗筷,自行表演了一番。在一阵笑声里,小年说:“想想真可笑,有什么好打的呢!”
……
特点二:餐桌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在不经意间的,因为平时工作的忙碌,一般对孩子情况的了解和教育都是在餐桌上进行的。
“今天举手回答问题了吗?”我漫不经心地问道。
“当然了,我每节课都举手,越来越大胆了!”小年小雪同时说道。
“今天我看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你们听了有什么想法?”
“今天读书有什么收获吗?”
“今天打算做些什么事?怎么做好呢?”
……
就是在这不经意的一句句问话中,我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用朴实随意的教育让孩子受到启发,得到收益。
特点三:餐后小会。这个餐后小会,是我给它冠的名字。每次吃晚饭后,我们不是急着去收拾,(晚饭时居多),而是一家人一起说说各自一天里发生的有趣的、难过的、快乐的事情,这个时候就可以滔滔不绝了。他说的事情,可以让我们笑上一阵;我说的心情,让他们来体会;你说他唱,其乐融融,真是幸福!
吃饭,要吃出快乐,吃出品味,吃出文化来,怎么才能做到呢?一是要有可口的饭菜(这是硬性条件),二是要有快乐的心情,三是要全家一起来。所以,工作忙碌的爸爸妈妈,别忘了陪自己的孩子吃顿“快乐大餐”。
我们家就是这样吃饭的,孩子们因为吃的快乐,经常对我说:“妈妈,我最喜欢在我们自己家吃饭了!”对了,忘了告诉你,我们吃饭时是不看电视的哦,这是我们家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呢!
呵呵,民以食为天,就让我们把吃饭的快乐进行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