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读《批评的艺术》有感作文

2019-10-07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 ——读《批评的艺术》有感 许昌市八一路小学马莹莉拜读了刘芳的《批评的艺术》,收获颇多。是啊,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

 

—读《批评的艺术》有感

 

许昌市八一路小学     马莹莉

 

    拜读了刘芳的《批评的艺术》,收获颇多。是啊,批评是一种关心、爱护的表现;是一种给予和奉献。批评是一门最具有穿透力的艺术。不当的批评会刺伤对方的自尊。而艺术的批评将是奉献给对方,尤其是自己的一份财富。

    我们生活的环境和工作空间,批评和接受批评无时不存在着。当一个人犯错误时,你又如何去批评他人或接纳他人的批评呢?批评是为了改变人,改变他人而又不引起他人的反感。这确实需要掌握一些批评他人的艺术。下面谈谈看了此书的一点点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用称赞及真诚的开始——过渡法

    批评他人是针对其短处或错误,然而一个人不会只有短处、错误而没有长处、成绩,所以总批评对方而不表扬对方,对方就会在心理上感到不平衡,不平衡就会感到委屈,因此批评他人的艺术之一是用你称赞或真诚的欣赏开始,换句话说,先表扬后批评。

二、间接指出他人的错误——暗示法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也都是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有些小错误,小差错,小失误,可能不是人们有意做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必直接去批评,通过暗示法使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去改正它。

    下面有一个例子正好说明它。教室里有几调皮的男孩子正在做值日,但却纸满地飞。我走进教室什么话也没有说,拿起扫帚扫了起来。那几个男孩愣了,脸红红的随后也跟着认真地扫了起来。这种方法即批评了对方,但又不伤害对方的面子,是一种巧妙的批评方法。

三、 寓教育于批评——引深法

    为了帮助批评者认识自己的错误,不仅要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和所犯的错误,以及所造成的危害,做到这一点仅仅是完成了一半,而且要寓教育于批评!所谓寓教育于批评,就是不仅要指出对方的错误与不足之处,而且还要帮助他人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帮助他提高认识,帮助他寻找改正和克服的有效办法。下面引用了一名学生的日记片断:

    (1)今天上课我开小差了,昨晚爸爸妈妈又吵架了,我的心情难过,不知不觉总想着这个问题。老师批评了我,可她不理解我呀。

    (2)今天老师单独找我谈话,了解我家庭的一些情况,给了我从来末有过的的关怀和安慰,老师的给了我鼓励,决心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一定要把学习赶上去。

    这两段日记说明,单纯的批评机时没有教育,对方会感到你不理解她,从而也就轻视了你的批评。而把批评和教育引导结合起来,对方会感到你了解她,你在真正为她着想,会感到批评是一种关怀,这样你的批评就发挥了效力。

 四、在批评对方以前,谈论自己的错误——认同法

    心理学研究证明在批评对方以前,谈论自己的错误,这样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批评。因为,在批评对方前,你先是从自己的错误,这实质是在进行认同。这种认同尽管是从你的角度做出的,但对方也会在心理上产生影响认同反应,亦即感到“我们彼此有共同点”,在这种对方认同的基础上,你再去批评对方,对方就不会有不光彩、羞耻之感。

    如学生小张做完练习后一直不肯检查,而且错误率很高。一次单元测试后,大家都在拿着我的范卷校对。忽然小张跑过来大声说:“老师你这儿计算错了。”“哦,对不起,老师刚才没时间检验,看来不检查老师也会错哦。”我的话使他若有所思。在以后的练习中,他果然认真地检查了。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暗示法还是有一定的效应的。

五、给予一个好名誉去保全——含蓄法

    中国人有句俗话:“人要脸,树要皮。”这是用不说明人都是只有一定的荣誉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感到错误、短处是与荣誉不协调的、相对立的。事实上,正因为二者的不协调和对立,所以我们给予对方一个好名誉去保全,对方就会为此而尽力去克服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错误,以保全自己的名誉。这样,以不同与直接批评的方式却达到批评他人使其改正错误。

    其实这种方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常会用到。有些学生自尊心极强,又很爱面子,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就要含蓄些,以免产生抵触情绪。

六、使对方感到错误容易改正——鼓励法

    批评对方,是为了使对方改正错误,有些时候,对方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是由于缺少经验,总是对自己的不是和缺点缺乏改正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批评就应该是立足于使对方感到错误和不足容易改正,实际上这是一种通过鼓励对方改正错误和缺点的方法。

    批评的方法多种,根据不同特点的人,就应采取不同的批评原则和技巧。当然面对批评我们只要坚信一条:凡批评你的话,都是对你的人生具有真正的价值,你不可以忽略它,不可放弃它。只有不断地接受别人的批评,才能使自己耳聪、目明、不受蒙蔽。正如《荀子。修身》篇言:“非我而当者,吾师也。”——凡恰当批评过我的过错的人,都是我的老师。

    最后让我们一起记住伟人拿破仑的一句名言:“只有当你学会批评别人,而又懂得接受批评的时候,你才能成为像我一样的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