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课堂训练意识 加强计算能力训练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都知道,“计算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半壁江山”,而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训练,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方法。那么,除了完成每天的教学任务外,如何在课堂上加强计算能力训练呢?
一、保证时间。
在早读课、课堂教学或布置家庭作业时,坚持每天练习。(我们学校的早读课,语文数学各上一半。)
不过,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采取不同的练习形式。例如早读时,可以采取听老师说算式,学生对结果的形式,而课堂上则可以采用开火车、抢答、指名答等练习形式。
二、明确要求。
无论是乘除法的计算训练,还是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训练,老师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例如:先对后快,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加快计算速度;再如:计算方法的掌握,既进一步练习了乘法口诀,又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做准备,可谓一箭双雕。
三、实施策略。
1、课前练习,为导入新课服务。
例如:讲授“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可练习( )里最大能填几?
4X( )<27 9X( ) <46 ( )X5<14
( )X4<31 7X( )<67 6X( )<29
2、课堂练习,要鼓励学生灵活地选用算法。
要计算得又对又快,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能口算的就不用笔算,能简算的就不用一般方法计算,而不是题目要求简算的才考虑简算。要经常表扬、鼓励算得巧的学生,让学生爱动脑、多动脑,培养学生灵活选定选定算法的好习惯。
例如:学完乘法口诀后,看到8+8+8+8=( )一类的题,或者看到8+8+8+7=( )一类的题,应马上想到用乘法计算。
3、课后练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练习是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练习不同于机械的重复,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精心地、有层次的设计练习,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例如:在讲解完9的乘法口诀后,我先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9的乘法口诀,再让学生填空:
二( )十八 ( )九三十六 三九( )
( )九八十一 ( )六十三 六九( )
( )九得九 五( )四十五 ( )七十二
然后再通过4X9+9= 3X9+9= 6X9+9=
5X9= 4X9= 7X9=
并让学生总结:你发现了什么?
最后计算:6X9= 8X7= 6X7= 9X8=
9X7= 8X9= 9X5= 8X6=
总之,只有课堂上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愿我们都能持之以恒重视、并加强计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