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
水云间
今年回头教一年级了。距离上一个一年级已经六年了,再接触这些小家伙,真有点不知所措。看着一屋子闹哄哄的孩子,头有些大。幸好,在朋友的推荐下幸遇《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如饥似渴地捧读、批注、摘抄、运用,兴奋之情无以言表。因为这来自一线教师的课堂做法与反思, 如此真实,易于学习。
书的封皮上这样评价作者:《她两周教完一本教材》在网上被广泛转载,唤醒了无数深陷教育泥潭的家长
这个“她”是谁呢?她就是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语文教师韩兴娥。她不囿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数年来一直锐意改革,把教女儿认字、读书的做法迁移到了课堂教学中,“课内海量阅读”使学生没有家庭作业,而个个考试成绩优秀,全班没有一个差生。
捧书细读,首先是对
其次,我再一次体会到扬长避短的重要性。在书中,
第三、如何利用已有教学资源,有效借鉴。
每天读书时间,看着孩子们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小手指着书有滋有味地读着,想到他们小小年纪认识了那么多生字,并能出口成诵,心中怎一个喜字可言?班里阅读速度快的孩子,我也给他吃饱的机会。平时,我允许孩子们带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每当做完作业了,就让他们打开课外书自己读。我们班的郑家和是个小调皮,每次写完作业,都会着急地问:“老师,可以看课外书吗?”待得到允许,便欢呼雀跃地下去,钻进书中,再不言语。
第四、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思索,还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我现在重点阅读了一年级部分,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了选择运用。
1、 汉语拼音教学模式。
识记字母时教给学生汉语拼音情景歌,多读牢记;每次上课先复习学过的汉语拼音情景歌,以便牢固掌握。
无论是读还是写,每种学习姿势保持一段时间再换,利于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2、写字教学模式。
整体输入笔画:将汉字的基本笔画编成儿歌诵读,学生经常对照朗读笔画名称,以后每学一个新笔画,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就不用一遍遍费事讲解了。
3、 组词。
一年级孩子组词太难了,有时有家长帮忙,组了一些有意义的成语,但孩子不知其意,运用的价值大打折扣,课堂上为了记住这些难以理解的词语,耗费了大量时间。我就把老师输入和学生自组结合起来,每一个生字都与学生会写的字组成三个常见词语,最后再补充一个成语,拓展学生的思路。例如:
平:水平、平地、平生、平白无故
户:住户、户口、门户、千门万户
开:开门、打开、开口、开门见山
学完一课就让学生反复读,这些词语好写好记好理解好运用。反过来还可以把这些词语加上拼音,再剪切掉汉字进行“看拼音写词语”的练习,生字组词都复习到了,真的一举两得。
4、“读”才是硬道理。韩老师的课堂,没有激情澎湃的讲解,也没有诗一般的语言,但她的学生却能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洋洋洒洒轻松写作。韩老师朴实的语言,朴实的教学方式告诉我们:老师的“精讲”,让学生一遍遍的重复性的作业,以及老师疲惫不堪的批作业,使语文教学变得苦、累。而真正的语文教学“读”才是硬道理。在低年级主要是强化朗读训练,淡化理解,强化朗读,以熟读为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朗读,使书面文字变成头脑中的形象,能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强烈的情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我的朗读基本功还不错,能做到字正腔圆,绘声绘色。所以,开始我都会带着他们声情并茂地朗读,一年级孩子善于模仿,老师的神态、语气都成为模仿的对象,他们拍着小手,摇头晃脑读得可带劲了。
5、文本细读,简单教学。
教师的文本细读无论多么深刻都是允许的,因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但教学要化繁为简。她在文中例举十分钟教完一首古诗,我在教《锄禾》这首孩子们都熟诵的古诗时也这样做。上课伊始,学生问我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诵读书上,名字是《悯农》?这里却是《锄禾》?”我回答:“诗人李绅觉得农民劳动辛苦,写了很多首诗描写他们,同情怜悯他们。这首诗是其中的一首,《悯农》这个标题就是想表达这种感情。《锄禾》这个标题是介绍农民经常在田间劳动的情景。你们知道锄禾是干什么吗?锄禾是除去禾田里的杂草。”然后,我提了三个简单的问题:1、我们吃的米面是从哪里来的?2、锄禾很辛苦,从哪里看出来?(汗滴禾下土。)3、以后吃饭时,想到农民伯伯种田这么辛苦,你还会乱撒米粒吗?(思想教育:不再浪费粮食。)既没有“精讲”,也没有“粗讲”。
6、五花八门的教学组织形式
(1)小组之间比一比。刚入学的学生不宜分四人一小组,适合按座位分四个大组,我的做法和她不谋而合。我们班级分为“蓝天组”“太阳组”“月亮组”“流星组”。上课之初,比赛哪个小组最先安静下来,看哪个小组开火车背诵没有错误,上课过程中,比赛哪个小组听讲最认真,哪个小组组词不重复,哪个小组写字姿势最端正等等,均可成为给小组加分的理由。
(2)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聪明可爱。给学生讲解“耳聪目明”的意思。告诉孩子为什么“聪”是耳字旁,因为聪明的第一要素是“会倾听”,老师说话的声音不大,聪明的孩子能很快听到老师的声音。
(3)走下讲台,防止滥竽充数。先给学生讲讲滥竽充数的故事,一节课20分钟后,孩子们的精力已经很难集中,这
(4)全班教一个。
每个班都会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比如刘冠臣,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起来经常答不上来,如果我一遍一遍地教,其他学生就乱了。解决的妙招是:全班同学来教他。
(5)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做武林高手。
简单介绍一下武林高手的顺风耳、快接手的雄姿。号召孩子们读书要手指、眼看、嘴念、心要想。为了便于记忆,我则编成了顺口溜“读书有四到,心到、眼到、口要到,我的手指要指到。”每当读书时,总有孩子听不到,我就用顺口溜提醒“小手——”“指书!”,“小手——”“看书!”学生齐声回答,把跑神的也叫了回来。”这些儿歌我和学生都熟记于心,在课堂上时刻运用它们来维持纪律。
一本书就是一条捷径,认真阅读,有效借鉴,我想终会离理想的山峰越来越近,也一定能体会到教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