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名师,就是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望高的教师或者师傅.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称号,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引领和担当。要想做到名师墙内墙外处处香,我觉得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以奉献的精神承担新繁难工作
新繁难工作指原来没做过的、繁重的、难度大的工作。对新繁难的工作,很多人会望而却步。但我始终觉得做这类工作不会吃亏,它反而是对你的挑战,是进步的阶梯,是赐予你的提高的机会。
信息工作是宣传学校的一个窗口,需要比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去年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硬着头皮接下来,写稿,采编,改稿占用很多时间,很麻烦,很多老师写的稿件无法采用,除了题目,内容需要全部重写,我都尽心尽力修改,自己就是一架无语奉献的梯子。学校的子路讲台,组里的交流汇报,年轻人的稿子,很多都是我执笔,把机会让给年轻老师。
2、用敏锐的目光发现新问题
李希贵校长有一篇文章,《关注问题背后的问题》,说的是学生扔馒头的事。李校长没采纳开大会、做报告的形式,而是展开调查,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结果发现食堂只有二两一个的馒头,而饭量只有三两的学生,剩下的便只有扔掉,于是要求食堂的服务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后来一两的花卷、半两的包子都上了餐桌,校园里再也见不到扔馒头的现象了。这位校长多么善于发现问题啊,只有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我也努力让自己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考核课是我校两年来的新课题。人人参与,人人考我,我考人人。我发现老师在听课的时候,有游离跑神的现象,听完课后无所收获,如何让听课的老师带着任务来思考?针对我们的课堂,我设计了考核课课堂观测量表,从七个内容来观察课堂:课前准备、倾听、参与互动、自主阅读课本、目标达成、评价、师生情感,细化了课堂观察内容。让听课老师带着任务来听课,同时约束
3、用于探索新办法
今年我到一年级教小孩子,开学初期,我就拿着教材认真阅读,书中充满了大量的图画,看懂主题图,根据主题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我们这一学期训练的重点,这是学习方面的,情感方面,一年级的孩子爱告状,爱打小报告,不会欣赏别人的优点,满眼里看的都是别人的小尾巴,针对教材特点和孩子年龄特点,我提出了一年级“五四三”教学模式,提出了以“读图指导”为中心,动静结合,讲练结合。在教学模式中有一个亮点,就是最后课堂5分钟的课堂评价,我们教孩子从两个层面来评价,一个是知识层面,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另外一个是感情方面,这节课你哪些地方表现的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在这节课上,哪个同学表现特别好?进步特别大?她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教孩子从听课状态、发言情况、作业完成、自主测试等方面评价自己。教孩子从心里上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学会欣赏别人,赞美别人。
不管是不是名师,我觉得,我们都要做一个探索者,开拓者,改革者,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3、量尽心扶持新生力
我的备课组以青年老师为主,他们干劲有余而经验不足,我作为备课组长,必须给大家把握方向,提供经验,指出办法。指导并审订学案、帮助备课、帮助上汇报课、公开课,责无旁贷。
4、打铁还需自身硬
给自己规定五个一:每天阅读1小时;每天摘录一篇读书笔记,每天动笔写200字,每周投一次稿。
说到容易做到难。坚持与坚守,早晚花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