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关于生命的话题(一) ----倾听孩子生与死的发问作文

2019-09-02 
关于生命的话题(一)----倾听孩子生与死的发问早饭时,端上了一盘野菜。孩子吃了一口问是什么菜,我告诉她是扫
 

关于生命的话题(一)

         ----倾听孩子生与死的发问

早饭时,端上了一盘野菜。孩子吃了一口问是什么菜,我告诉她是扫帚苗,孩子说是不是和我们上次摘的一样,那它长大了是不是就可以做成扫帚扫地了?我说是的,孩子立马说那我以后可就不吃了。我问为什么呀?孩子说如果把它们采摘了它就长不好做不成扫帚了。我告诉她不用担心,经过一段时间后,它的叶子还可以再长出新的。孩子吃惊地说,生命还可以重生吗?我告诉她植物的根是它生命力的所在,枝叶在采摘之后还可以再生,只要不过度采摘并不影响它的生长。比如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必须要修剪枝杈,以免过多的枝杈消耗它的养分,影响它生命成长的速度和高度。孩子用一句白居易的诗来告诉我她对我们谈话地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孩子四岁时和我关于鸡蛋的对话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她爸爸过年时单位发了一箱鸡蛋,鸡蛋上印有小鸡和母鸡的图案,孩子在书房的地板上看见了这个纸箱扒开纸箱看见里面装的是一个个鸡蛋。就跑到厨房告诉我她的发现和疑问,妈妈小鸡是不是鸡蛋变的?我告诉她是的之后孩子大哭,以前孩子看到鸡蛋也没有如此反应。她告诉我以后再也不吃鸡蛋了,因为小鸡是鸡蛋变的,孩子怕鸡蛋在她的肚子里变成小鸡,那她吃的不是鸡蛋而是小鸡。孩子说的话从另一个层面可以理解为;我吃的不是食物而是生命!记得当时我给孩子很细致地讲了小鸡生命演变的条件和过程。这是孩子会说话后第一次表现出对生命的好奇及敬畏。

孩子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姑娘,对生命有着很细腻很强烈的感悟。上星期她和爸爸在看午间新闻时看到中东战火伤及很多无辜的生命,新闻播出死亡人数时,孩子立马跑进厨房告诉我,妈妈我很怕听到“死”这个字,一听到“死”我就浑身发软身体就像面条一样

前一阵子她在读语文老师推荐的《我的妈妈是精灵》这本书,孩子读到小主人公淼淼的精灵妈妈离开淼淼回到自己的星球时,紧紧抱着我眼泪眼汪汪地对我说,妈妈你不是精灵妈妈吧,我可不要你在我睡着后偷偷离开我。

我不知道她内心对生命的生与死为什么有着如此敏感地认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并没有接触过关于死亡的事情,我和她爸爸也很少在孩子面前讨论死亡,有时还会转移或回避这些话题。但现在看来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本质现象有她的好奇在里面,她不会随着你的回避而丢掉她的好奇。有时想想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的载体,她的生命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对生命本身的疑问。所以我和她爸爸以后不应该再回避这些话题,应该帮助她能够更自然的认识自然界中的生死现象。我们可以以从容的态度和孩子来谈论生死这些大命题。人的生命本身不就是一个生与死的距离吗?孩子单纯并简单的生活历程注定她此刻的生命经验比成人更接近生命本真。

孩子脑海里关于生与死的疑问,是不是就是她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体验并观察到的陪伴与分离、拥有爱和失去爱的过程的思考?所以才有她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活着生命的怜悯?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