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夏的中午,已过十二点,我边抄菜边一次又次播打同一个号码。能打通的都问过了,他们家都没有我的“新孩子”----冬冬,只有梅叶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我一头的火,赛过锅底的火焰。
“他会去那里呢?也不给我打个电话,回来看我咋教训他!”
再想想,这是互换家庭的第一天,也没给孩子说我的电话,没告诉他若不回家吃午饭要和我打个招呼。别人家的新孩子都在新家里很优秀,而我的孩子……是不是我这位新妈妈做得不合格?此时我的情绪平和了很多,大脑进入深刻反思状。是呀,平日里忙,虽然自己的孩子天天在身边,但真正照顾到了多少?女儿到腰间的长发总是自己梳洗,衣服、书包、书桌也是自己整理,写作业更是不用催,她总能很主动、很漂亮地完成;还很会关心、体贴人,时不时总帮我做些家务。而我又是怎样对她的呢?和她说话时总是很严肃,对她的要求总是过于苛刻,说是放权,但孩子总感觉十分被动,做起事来动力不足,信心不够,意志不强,有时还会摆出一副娇小姐的样子,博得大家的同情和关注。也许是我给她的爱太少了,她想赢得更多的爱吧。近日里我太忙太累,饭总是凑合着吃,吃剩饭是常事,有时晚饭半个西瓜、半个馍了事。新孩子的到来让我勤快了许多,尽量把每顿饭做得丰富多彩,对新孩子的人身安全也更加关注,总怕孩子有任何闪失,对他的学习出比对自己的孩子更加关心。为什么不能一视同仁呢?如果能坚持和自己的孩子以宾相待,秋儿也不会和自己有这么强的抵触心理。
给孩子足够的爱,他才会有爱反馈给别人。
爱而有度,也不能让爱泛滥,变成溺爱。要么孩子就会不愿承担责任,不愿分享快乐(包括一顿美餐、一本好书、一个漂亮的玩具等)。
……
距离产生美.和新孩子在一起的日子里我越来越想念自己的孩子.第二天中午下了英语课,女儿坐在我的腿上,双手搂着我的脖子,脸紧挨着我的脸,亲切地说:"妈妈,我想死你了,我突然感觉到你是那么好!妈妈,我想回咱家,我不想玩了.虽然新妈妈对我也很好,但我还是感觉没在自己家随便,心里总觉得很别扭.”我抱着女儿,看着女儿撒娇的样子,真想答应她的要求,但最后我还是坚定地说:"我相信你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女孩儿,一定能坚持到底,决不退出.”女儿点点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我表面面带微笑,其实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宝贝,等你回来后,我会加倍努力地对你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