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同学的欺负……
当学生在学校面对同学的欺负该怎么办呢?
一位老师讲了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个六年级的女同学下课之后小声地抽噎着,老师看到之后问这个女同学原因,她半天支支吾吾,老师鼓励她说:“没关系,怎么回事?不要害怕,有老师在。”这个女同学才怯怯地说:“同桌是个男同学,他用圆规笔尖扎我的头,我不敢告诉老师,他说如果告诉老师放学还要打我,我害怕……”看着受欺负的女同学,这位老师又好气又好笑。孩子受欺负,还不敢给别人说,真是受委屈了。她真是被同学的威胁给吓住了。她对这个女同学说:“没事,老师给你撑腰。别怕!看他下课再敢欺负你试试。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给老师说呀!”这个老师又把男同学单独批评了一番,并且给他讲了道理,这个男同学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向这个女同学道了歉。老师在适当的时机对全班同学说:“欺负同学,欺负弱者是不好的行为。不过受欺负的同学一定要敢于向不好的行为挑战,敢于说不,敢于揭发他们,制止他们的行为……”在这个老师的鼓励下,后来,这个女同学不再受同学的欺负了。
很多时候我们教育孩子不允许欺负别人,对欺负别人的行为进行批评,予以制止。我们同时更应该关注受欺负的孩子,教会他们自我保护的方法,使他们不再受欺负。这个案例就不是单纯教育了欺负同学的行为,而且教育了受欺负的同学的软弱行为。面对孩子受欺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可以让“受欺”的孩子学习下面三招:
1、要大声呼喊
有的孩子被欺负时,一声不吭,甚至退到墙角,怕得要命,只会哭,这样往往招来更多的欺负。教他们学会用大声呼喊表示抵抗。一方面,这能引起旁人注意,获得别人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是给欺负者一种警告和示威,欺负别人的人毕竟理亏,听到喊叫,自然会心慌,就不敢为所欲为了。
2、不理睬嘲笑
有时孩子受到的欺负并非打骂,而是嘲笑。许多孩子不知道如何才能躲避这些嘲笑从而保护自己。对这种情形,父母和老师可教孩子用严肃的目光盯着别人并严厉地说:“我不喜欢你这样嘲弄我。希望你以后不要这样。”然后走开,对对方的进一步谩骂不予理睬。心理学专家说,帮助孩子练习类似的果敢行动可使他们增强信心。父母在家与孩子扮演欺负与被欺负的角色,教会他们如何呵斥想欺负他们的人,是明智的做法。
3、寻求老师的支持
多数情况下,父母和老师不必介入孩子间的纷争。若对孩子没有造成伤害或损坏东西,一般不必反映给老师。但如果孩子受欺负的事情持续发生,孩子应当向老师当面讲清,请老师帮助解决,老师有教育经验,也能通过集体的教育力量帮助霸道的孩子改正错误,这也是对老师的一种信任。如果碰到对方父母,也可把事实客观地告诉对方的家长。只是沟通时,态度要心平气和,要用商讨或询问的口气,一味指责只会让事情变糟。
其次教孩子懂得如何避免被欺负。
受欺负不敢还手的孩子,往往都是不懂自我保护的孩子,因此,他们常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因为攻击他们是安全的)。要使孩子不轻易被人欺负,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勇敢、坚强起来。对此,父母要做两件事。一是建立自信。多鼓励孩子,当孩子有了足够的自信,他们才有能量和胆量作自我保护。二是增进孩子间的友谊。对那些腼腆、害羞、不善交际的孩子,家长可邀请同学到家中做客,帮助他们建立友谊;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和其他活动,结交好朋友,一起玩,结伴行,这样既不容易受欺负,也有利于心理发展和性格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