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话题中感悟“高尚”
今年上六年级的儿子,迎来了一位新的语文刘老师,听说刘老师在教学方面很有方法,我们很期待。
刘老师的新方法之一就是每一次的作文前要求家长和孩子进行餐桌话题的讨论,一学期即将结束,每一篇都是先“餐桌话题”再开始动笔习作。作为妈妈,我感觉孩子从选材和表达上都达到了提高,小学六年了,从来没得过“XXT荐”的孩子博客现在开始有推荐了,在刘老师悉心指导下写作水平的确提高了。
就在第一单元知识将近学完的时候,校信通短信收到刘老师发的一条关于周末单元作文的留言:“餐桌话题: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高尚的话题”。刚看到这条信息,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进行餐桌话题。高尚一词对于我来说是那些道德、品格水准很高的,对社会有贡献的名人。如雷锋,郭明义…….可老师的提醒才让我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高尚的人、高尚的事,而不仅仅是那些遥不可及的名人。
午饭开始了。我先从儿子那里了解到这单元学习内容是关于高尚的人物,顺势问儿子:“那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高尚的人?” 儿子不屑地答道,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然后说出了书本上学到的几个道德水准很高的名人。“那你身边有哪些高尚的人和事?”儿子脱口而出“没注意!”“那在你们校园和咱们小区内有没有拾金不昧、乐于助人、默默奉献的人和事?”儿子略微思索了一下答道:“当然有了,我们学校广播经常表扬这些事”,“是吗?很不错!”儿子反问道:“这些也算是很高尚的事吗?感觉很平常呀。”“可以肯定的说这些事就是高尚的事,因为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环境,每个人所能做的事有局限性;咱们所了解到并为大家所熟知的名人也是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并长期累积的结果!”儿子把筷子停在嘴中,略有所思的点点头!我就势问到:“那想想你自己有没有做过或感受到过这些高尚行为呢?”“有!儿子滔滔不绝的讲起来… …”
餐桌话题是老师提供给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的渠道,不但可以对孩子进行学习引导,还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班级等一些事情,对孩子进行动态管控。但本学期感触与受益颇大的还有刘老师安排的实践与参与活动;写每个单元作文前,刘老师都会根据要写的内容安排孩子们亲自参与到活动中去:写关于运动的话题时就要求孩子们做自己喜欢的运动两个小时,一直到自己出汗为止;写人物时就让写自己的母亲… … 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细致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来写出生动、详实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