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味道,山的味道——阅读“小豆豆”(1)作文
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妈妈,这是真的吗?!”“妈妈,人家的学校管得真‘松’啊!”“妈妈,小豆豆的‘胆子’可真大......”
海的味道,山的味道
“妈妈,这是真的吗?!” “妈妈,人家的学校管得真‘松’啊!” “妈妈,小豆豆的‘胆子’可真大......” 这就是《窗边的小豆豆》,一本让孩子很“吃惊”的书,在孩子的欢声笑语以及“目瞪口呆”里,我们正在阅读着。在与孩子共读之前,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先系统地读一遍,而是选择了和孩子同时感受小豆豆眼里的不同,我害怕自己如果早早就知道“剧情”便不能更加充分地朗读出书中的喜怒哀乐。 这是一本来源于真实生活的图书,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孩子在听故事,我则用去更多的时间在用心思考,思考那些有趣的教育生活是否可以搬到我们的真实中来。 1.海的味道,山的味道 “小林校长”如果处于现在的时代,一定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仅善于倾听、喜欢挖掘,而且在纠正偏食和均衡营养方面更是“手段独特”。一句“海的味道,山的味道”,让我和孩子陷入无限遐想——她在想像并统计着自己喜欢的“海和山”,我在想方设法利用这个“良机”扭转孩子偏食的“老毛病”。 海的味道——各种鱼虾等鲜活的海产品,海带虾皮等干货,是生活在海里(水里)的食材制成的食物;山的味道——鸡鸭猪羊肉,各种新鲜的蔬菜,是生长(生活)在山上(土地)的原料制成的美味。哈哈,品种还真是不少,于是,每次开饭前,我先学着书中的家长为孩子准备好“海和山”,接着再扭身变成检查盒饭的“小林校长”。“来吧,孩子,再尝尝这块肉,哦,这可是山的味道,没有这一样可不能称得上是营养均衡“豆豆盒饭”哦,如果你也想变得像向小豆豆那样聪明过人,那我们就要像她学习哦!”于是,每天在寻找“海的味道,山的味道”的过程中,不仅仅多了几分乐趣,孩子的饮食习惯也在慢慢改变。 海的味道不用我说,她历来比较喜欢的,而各种肉类,在以前就算你磨破嘴皮孩子也绝对不会向它们屈服,这孩子就像那参佛之人,不食陆地上的飞禽走兽,偶尔吃一次就像多么痛苦似的。但自打我们开始将小豆豆的“均衡盒饭”请到家里之后(我也曾刻意地告诉她一些关于缺乏某种物质或养分时容易患的病症),孩子也会主动地自己搭配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于是山的味道变得可口起来,那些青菜,那些肉类,孩子吃得越来越香了。 如果有一本书可以为自己指引方向,那么,除了读它,我们还要尽可能地去将那些文字里的成功经验,变成自己生命里的种种真实,这样才会不枉作者的深情厚意......书,不只要读,还要会用,这是我自从读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之后的最大感受,这本《窗边的小豆豆》,我们只是刚刚读起,但这种“海和山”的味道将伴孩子度过这段成长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