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时间的细致观察,我发现我们班有几个孩子(特别是小婷和小静)太爱“静”了,下课总是呆在教室,连上体育课也是如此。我先是故意找学生主动约她们出去玩,但被她们拒绝了。没办法,我只好亲自出马,半开玩笑半命令地硬是把她们请了出去。不过,还没得意多久,她们就又回来了。哎,真是气煞我也,呵呵,没办法。不过这倒引起了我的沉思。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泼开朗、善于交际,但是好多孩子却往往事与愿违,不爱交朋友,这其实是孩子性格孤僻的一种表现。人际关系技能已经被列为孩子的基本智商之一,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有上过大学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一位成功学专家也曾说过:“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从小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孩子要生存、要发展,永远离不开环境与交往,孩子只有学会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孩子的人际关系技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我们要努力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了。
看我使遍三十六计也要“拿下”你们!哈哈,果不其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孩子们的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下面浅谈一下我的心得:
孩子交朋友看起来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但其实不管孩子的性格活泼还是孤僻,他们往往是在成年人的引导下,才能渐渐学会正确与小伙伴相处,性格孤僻的孩子更是如此。我们要担当起引导孩子人际交往的重任了!
一、让孩子成为我们的一员,给她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教师要带这些孩子进入集体的社交圈,要让她们有充分的时间和小朋友们一起交往,得到更多的交往机会,体验到和同伴交往的乐趣。
例如:上午做完课间操,我会和孩子们一块儿玩游戏,并把她们带入我们圈子。例如:我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时候,我故意选她们做鸡妈妈或老鹰,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她们也体验到了交往的乐趣,脸上也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灿烂笑容。再例如:我们邀她们一块儿玩“木头人”,由于她们平时本来就属于安静型的,每次都会是这个游戏的胜利者,看着大家对她们佩服的眼神,听着大家对她们的啧啧称赞,相信她们的心里一定会很开心吧!
二、“撬开”她们的嘴巴,引导她们多说话。
这类孩子通常自尊心特别强,上课不喜欢发言,她们害怕自己回答错了会引来大家的嘲笑。这哪行?我就要“撬开”你们的嘴巴,不过不会让你们失面子的,还会给你们自信的哟。
针对这些孩子,每次提问我都会刻意观察。其实,在其他孩子高举小手、跃跃欲试的时候,从她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渴望。看着她们紧绷的小嘴和微微举起的小手,我看到了犹豫。改编一下儿时动画片中的名言“我是希瑞,让我赐予你力量吧!” (小博友们一定会觉得莫名其妙,什么名言呀?从没听过。不过在我们小时候,希瑞可火着呢!因为我的名字也有一个瑞字,我还得过这个外号呢,哈哈。)通常比较简单的问题,我会刻意找内向的孩子来回答,看到她们回答完问题开心的笑容,我会回之更灿烂的笑容和热烈的掌声。渐渐的,这些孩子的小手越举越高了,紧绷的嘴唇终于微笑了……
三、发现闪光点、放大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的潜能。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用心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从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
我们班的小婷学习成绩属中下游,因此她总是寡言少语的,很少与人交流。但我发现一写完作业,小婷就会捧出心爱的书,钻进书的海洋。我还发现每次学习新课之前,小婷早已预习过了,并且那么多的生字早已熟记于心。抓住小婷的这些优点,我以一位教师的身份当众向她表达了敬佩之情,大家热烈的掌声、她灿烂的笑容都证实了我又抓住了一次教育的契机。当然,我会奖励她举班牌,既表扬了她,又锻炼了他的交际能力,是不是一举两得呀?
我们班的小静,名如其名,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可就是太不爱说话了。细心的我发现:每天早上,我到校打扫卫生时,她总会加入我的行列,陪我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并且她总是独挡一面,几乎能帮我扫一半,还特干净,好像比我扫的还干净。(呵呵,惭愧呀。)我还发现:每次小静在擦桌子之前,总会先把我的讲桌擦的干干净净的,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当然,我当着全班人的面大表自己对她的喜爱之前,她微笑着害羞地低下了头。现在小静有什么话都爱对我说,也变得活泼开朗多了。
纯洁、善良的孩子身上,能有多大的难题呢?孩子身上本没有难题,关键看我们是不是愿意去帮孩子解决!关键看我们认真做了没有!关键看我们的做法是否科学!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尽力、循道”,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