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不是真的爱
——共读《鼹鼠与小鸟》
(序:在开始今晚的故事前,先讲一下几天前家中发生的一件小事。一天,儿子的哥哥来电话说“捡到了一只小刺猬,问儿子要不要。”抱着让儿子多见识见识的心态,决定留下这只刺猬,但是当时心里就有些矛盾。刺猬的到来当然让儿子欢喜不已,然而考虑刺猬身上的味实在太大,我们把它留在了地下室里,并且装在一个小笼子里。每天上班前给刺猬留下充足的口粮,可是晚上回来总看见刺猬孤独哀怨的眼神。于是,我们开始劝说儿子放刺猬走,给刺猬自由。然而请神容易送神难,儿子坚决反对。经过了几天的苦口婆心终于有一天儿子答应了我们的提议。于是,那晚我们一家来到了远远的田地里。打开笼子,小刺猬欢快地跑了出来。可是儿子又后悔了,他追上刺猬,再次抱起了它。刺猬胆怯地蜷缩在一起,我们继续我们的游说。终于儿子放开了手,小刺猬在夜幕中越跑越远。儿子则放声大哭,很少见儿子有这样的痛哭,第二天儿子的眼睛都肿了。这就是我们家儿子和刺猬的故事。)
今晚上我向儿子推出的阅读书目是《鼹鼠与小鸟》(当然选择这本书是别有用心的)。当我拿出这本书时儿子就很兴奋,因为鼹鼠的动画片一直被儿子钟爱。书的封面上一只胖嘟嘟、憨呼呼的鼹鼠推着一辆小小的推车,车上是什么?一只可爱的小鸟。他们在一片广阔的天地,蓝天、白云、空中自由的飞翔着几只小燕子,让人一看就觉得心旷神怡。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马杰里.纽曼,绘画是英国的帕特里克.本森,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刚刚介绍完书名,儿子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页。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副更为广阔的天空,蓝蓝的天空中由远而近六只小鸟在自由的飞翔。儿子故作诧异地说:“难道故事讲完了?”调皮的儿子居然也会开玩笑了。
下面故事正式开始了。一只小鼹鼠发现了一只从窝里掉下来的小鸟,它等了半天也不见鸟妈妈,于是小鼹鼠就把小鸟接回了家。虽然爸爸妈妈都告诫他照顾小鸟很辛苦,但是鼹鼠还是决定喂养小鸟。他和朋友一起为小鸟找吃的,精心的喂养它。渐渐地小鸟长大了,开始学飞了。鼹鼠妈妈和爸爸都告诉他应该放飞小鸟,但是鼹鼠说“这是我的宠物鸟”,坚决不同意。并且亲自给小鸟做了一个笼子,把小鸟放了进去。关在笼里的小鸟眼神哀怨,楚楚可怜(那眼神极像我们家的小刺猬)。鼹鼠妈妈苦口婆心地劝说鼹鼠放飞小鸟。鼹鼠仍然不同意,甚至每天坐在鸟笼前看着他的小鸟,他说:“他爱小鸟。”直到有一天鼹鼠爷爷来到鼹鼠家,他看到鼹鼠的宠物鸟后什么都没有说,而是带着鼹鼠来到了一个很高很高的山顶,自由的天地使鼹鼠有一种想飞的感觉,他理解了爷爷的苦心。回到家放飞了他的宠物鸟。小鸟自由的飞走了,鼹鼠却留下了眼泪,因为他爱它。第二天,鼹鼠来到树林,看到自由飞翔的小鸟,小鼹鼠开心极了。
讲完故事后儿子说:“妈妈,我知道你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了,你又提起了我的伤心事。”见儿子洞察了我的目的,我抱了抱儿子说:“你猜对了,妈妈之所以要讲这个故事是觉得它真的很象我们家曾经发生过的事。而且我的儿子和小鼹鼠一样的棒,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让心爱的小刺猬困在地下室的笼子里不是真正的爱它,给它自由,让它在田野里自由的生活才是爱它。拥有它并不等于爱它,给心爱的小动物自由才是真的喜爱它,对吗?”儿子沉默地点点头,但是看得出儿子的眼神还是有些不舍。我亲了亲儿子,趴在儿子的耳边小声地告诉他:“这时你的小刺猬也许正和它的朋友在田野里自由自在地做游戏呢?而它的心里也一定在想着你,感谢你。”儿子拉了拉被子,嘴角带着一丝笑意满意地去睡了。
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可以解开儿子的心结,但是至少可以给儿子一点安慰。“喜欢一样东西就想拥有他”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孩子在这方面就表现的更加直白。然而拥有并不等于爱,这个道理需要时间帮儿子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