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盘点我的2013年之读书篇作文

2019-06-21 
盘点我的2013年之——读书篇这一年,所读的书开始向经典靠拢,涉及面逐渐变宽,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
 

盘点我的2013年之

——读书篇

这一年,所读的书开始向经典靠拢,涉及面逐渐变宽,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文学等,思考了很多,也冲击了自己脑子里固有的很多概念。

对哲学书籍的阅读,如克里提希那穆提的《生命之书》、荣格《未发现的自我》、尼采的《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等,使得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能够不随波逐流,能够有目标前行,能够调适自己的内心以坚定的前行。

对教育心理学的阅读,如《给教师的建议》、《孩子们,你们好》、《自卑与超越》、《动机与人格》等,使得自己能够科学地认识教育规律,了解孩子的心理,研究孩子的心理,针对现象学记录并思考问题,从质的层面来看待问题,从孩子生命的角度来理解孩子。

对社会科学的阅读,如熊培云《自由在高处》、《资中筠文集》、柴静的《看见》等,让自己的视野变得宽远,思考的层面更加趋于生命,教育放在大环境之下,更加觉得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同时,也使得自己逐渐具备了面对真实的勇气,很多时候真实有些残酷,但我们不能对这个社会失望,只有自救,我们才可以走得更远。

对语文学科知识的阅读,如孙绍振的《名作细读》、王国维《人间词话》、周振甫《诗词例话》等,对课堂的认识也逐渐在变化,对教材,对文本,对知识系统性的安排与策划,也都有了不同程度上的指导。

同时,对文学书籍的阅读,如《大秦帝国》11本,《简爱》、《茶花女》、《倾城之恋》等的阅读,虽类似于消遣状态,但在很放松的情况下,也陶冶了情操,点缀了生活。

这一年,重读的书占多数,多为了自己在教室里的实践。

重读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站在生命的角度,站在生命体验的立场,我感受到了课程、愿景、卓越标准等诸多概念,领悟到了这些丰富的词语一旦进入自己的教室,所唤醒的将是一个课堂所有学生的生命活力,所修复的将是当下教学日益破碎的教学关系,所解决的将是我费尽心力而缕缕沮丧的管理难题。

重读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我再次品味润泽的教室真正的含义,在这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每个人的存在都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

重读《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我再次深思班规与终极目标的内涵——班规的制定与终极目标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是引导孩子热爱生活。

重读《儿童纪律教育》,我再次告诫自己,本书围绕着如何将儿童培养成为有责任心的、友善的和有价值的公民展开,我需要让孩子逐渐形成积极的自尊和道德自律。

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我再次研究第一套大纲与第二套大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让孩子体验到智力挑战的自尊感与自豪感。

重读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我再次揣摩高峰体验在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高峰体验就是最佳状态本身,在这种时刻,一个人更加具有创造性……

这一年,读的书几乎没有写一篇读后感,极少一部分有说说记录。

五一假期开学,看孩子们怎么过五一的日记,三分之一说起每日看书,半是欣慰,半是失望,便和大家看我说说,简单记下自己每日读书情况,孩子们点头允诺。在校抽时间阅读《给教师的建议》2条,做读书笔记。中午睡前看《自由在高处》至192页。下午做饭,看《童话人格》10页。晚上睡前看《大秦帝国》(五)下。2013.5.2

读完柯云路《童话人格》,激发读心理学书籍与外国名著的阅读愿望;读完熊培云《自由在高处》,从中摘录二十多本书单,十多部电影单,近十首音乐曲目,对杂文时评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读完《大秦帝国》第五部,不能抑制悲伤,嬴政创新有余,守常不足。大政有成,民生无本。教育同理,不能无根啊!2013.5.13

读完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原名为《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学研究书籍,对家长和教师而言,从根本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指出器官缺陷,被娇纵,被忽视这三种情境最容易使人将错误的意义赋予生活。合作、奉献,增加对别人和社会的兴趣,才是帮助他们修正对待问题的方法。2013.5.21

从去冬十月到今夏五月,历时八个月读完了这套六部十一本的《大秦帝国》。从商鞅秦孝公立誓变法到秦惠文王全力护法,从秦昭王五十六年坚决依法到吕不韦弃商从政,从嬴政法治一统六国到帝国轰然坍塌,经常读得泪流满面。而今面对项羽这场野蛮的毁灭之火,却又异常理性。唯有感慨这个伟大的帝国永不泯灭。2013.5.24

这段时间晚上睡前开始读外国名著。读完《茶花女》和《简爱》,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再读,仍会落泪,但是侧重却不同,流泪似乎是自然而然,不是被情节所打动,多了些从人格分析的层面去思考,探求人物的内心,并且也能够自然而然向教育思考而靠拢。2013.6.25

读完《资中筠自选集》之《闲情记美》。书中以读书随笔、游记和钢琴为主要内容。读随笔和游记,读得并不轻松,字里行间充满着忧患意识,重游维也纳,喜在访旧得旧,却时刻与北京相映照,写美国普通人之真性情,更为国人忧思。2013.7.9

读完林语堂《苏东坡传》,苏东坡平生历尽苦难,但是却很好的完成了自我。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他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自己混合的人生观。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而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这正是苏东坡带给我们人生的启示。2013.7.23

……

微博记录自己的读书,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每天记下自己的读书情况,读了什么书,读了多少,或者一两句记下所读收获。或者每读完一本书,三言两语概括读后所感,留下读书印记。如果以后有了整块的时间,还可以细细梳理成文。时间久了,会发现其实时间也是可以拼割重组的,我们也不会再去埋怨“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促使自己养成处处阅读,处处留心,处处思考的习惯。

这一年,也有很多地方做的很不好。

一是被翻开的书有51本,其中13本没读完,7本虽读过,但并未理解,还需重读。二是一些阅读是为了上交作业,才进行的被迫阅读。三是读的书几乎没有写一篇读后感,没有系统完整的文字反思。四是啃读精神还不够。五是虽然做读书笔记较多,但是多为摘抄,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

希望,2014,读书可以随性些,可以有始有终,可以深入些,可以更朴素些,可以更本真些……

                       附:2013年阅读书单

1、《大秦帝国》孙皓晖 (11本)

2、《看见》柴静

3、《未发现的自我》荣格(需重读)

4、《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需重读)

5、《自由在高处》熊培云

6、《资中筠全集》之《闲情谈美》

7、《茶花女》小仲马

8、《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9、《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重读)

10、《访问十个有想法的读书人》梁文道

11、《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尼采

12、《动机与人格》马斯洛(需重读)

13、《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艾斯奎斯(重读)

14、《请让我慢慢长大》吴蓓(未完)

15、《学校是一段旅程》

16、《故事知道怎么办》

17、《诗词例话》(未完)

18、《诗意语文》

19、《余映潮讲语文》(未完)

20、《名作细读》(未完)

21、《敦煌》

22、《自卑与超越》

23、《爱弥儿》(未完)

24、《破译教育密码》干国祥

25、《童话人格》

26、《冬去春又来》铁皮鼓

27、《生命之书》克里希那穆提(需重读)

28、《孩子们,你们好》

29、《偶尔远行》周国平

30、《论语今读》(未完)

31、《教学勇气》(需重读)

32、《听王荣生评课》(未完)

33、《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34、《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35、《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36、《童年的消逝》(未完)

37、《构筑理想课堂》干国祥

38、《语文课程论基础》王荣生(未完)

39、《如何阅读一本书》

40、《非理性的人》(未完)

41、《苏东坡传》(重读)

42、《山居岁月》余秋雨

43、《语文随笔》叶圣陶(未完)

44、《教师日记》丰子恺

45、《倾城之恋》张爱玲

46、《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未完)

47、《吹不散眉弯  西风多少恨  纳兰容若词传》白落梅

48、《人间词话》王国维(重读)

49、《理想丰满》冯仑(未完)

51、《教师的挑战》佐藤学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