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傍晚,六点匆匆忙忙去学校接孩子,洪河大道两边已经排满了家长的车辆。我赶到学校的站牌处,还好,看到孩子吃力地提着大包小包刚刚走到那里。我一个箭步跨到孩子身边,赶紧帮孩子提东西。孩子惊喜地看着我,问我从哪里“窜”出来的,还说幸亏我来得及时,否则带的东西真的要拿不住了。我看了看,东西还真不少呢。有小枕头、新发的小电脑、一大袋子书、做的几何体,还有一个大书包。双休日学校要当考场,孩子不知道是哪里的考生考试,怕东西丢了,于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回来了。
一、愉快的晚餐和散步
孩子饿了,想吃火锅。给妞爸打电话,妞爸有事。我俩就去了小肥羊,点了个小火锅。谁知道火锅店做活动招揽顾客,送了一份炸镆干,又送了一大份青菜。我和妞妞再点个羊肉卷就够吃了。等饭的时候,孩子见缝插针,拿起在班级图书角借的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等涮的菜肉不烫了,孩子的书也看完了。看孩子在这样嘈杂的环境里还能专注地阅读,我特别欣慰。吃饭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对孩子说:“妞,妈妈真佩服你,你特别会利用零碎时间。其实有好多人,包括大人总是抱怨时间不够用,想做的事做不了,做了时间的奴隶。你就做得比较好,珍惜时间,做了时间的主人。妈妈给你点个赞!”
孩子很谦逊地笑笑,说:“老妈,我们徐老师拿来了学校图书馆的十几本书,有沈从文的《边城》,还有《伊索寓言》。我去拿的时候,就剩《伊索寓言》了。这本书,这周六周日我得抽空赶紧看看。”
“呀,你们学校还有图书馆哪?”我欣喜地望着她。
“嗯!!!”孩子重重地点点头。
“真好,我可真羡慕你呀。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这么多的书看呀。我对门邻居家的阿姨家有个小书柜,宝贝得跟那啥儿,平时还上着锁。每次我去她家串门,都眼巴巴地看着书柜里的书。后来邻居家的小孩(比我小一岁)趁妈妈不在家,总是偷偷地从书柜里拿书给我看。我就这样囫囵吞枣地看完了《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等等一些名著。现在你们的条件真好呀,学校里就有图书馆,真好!”我感叹着,“咱们得充分地利用这个图书馆,回头你问问看一本书能借多长时间,你也推荐几本好书给我看看。”
孩子点点头,饿了,吃得又急又快。
吃饱了,我俩又去森林公园散了会儿步。想着从开学到现在,一直跟以前的小伙伴也没见过面,于是打电话约了效艺和毛毛、小魏。小魏呢,周六要进行摸底考试,来不了。毛毛刚放学,吃了饭就来,效艺接到电话开心得不得了,说十分钟就到公园北门见面。约完了,我和妞怕小伙伴们来了找不着,就在北门等。结果等了二十多分钟,他们还没来。孩子有点急了,说:“咋还不来呀,再不来咱们就回去吧。刚才那会儿时间都浪费了,趁这会儿时间,我也能做几道题呢。”听得出,孩子对时间有一种紧迫感,总是怕时间被浪费了。我说,你得劳逸结合,该玩也得玩。正说着,效艺来了,不一会儿,毛毛也来了,还带来了朱丽锦小朋友。我们几个妈妈在公园里转了一圈,聊了聊孩子们的近况,交流了一下新学斯的计划和目标。孩子们数日不见,彼此的想念全都体现在你追我跑上了。打打闹闹之后,孩子们又互相交流了新班级、新朋友、新环境的情况。
九点多,要回家了,我们几家相约下周有时间还约在一起散步。我和孩子怀着愉悦的心情离开了森林公园。
二、制定双休日计划
回到家,歇了口气儿,我和孩子商量,这个双休日咋过?我们把所有要做的事都列了出来,然后把顺序排了排,时间分配了一下。孩子要做的事情是:1、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2、复习上周所有课程。3、预习下周所有课程。4、整理错题本和笔记。5、做练习。6、买英语字帖和语文资料。
我给孩子的建议:1、至少打一小时的羽毛球。2、在空余时间要做家务。3、要留出一定的时间阅读。4、要安排出时间去看望长辈。5、要看一小时的英文原版视频,磨出英文耳朵。6、去试听一节速记课,看喜欢不喜欢,报不报班。7、要留出一段空白时间,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然后,我们俩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全部写在纸上,用两天的时间把这些全都安排进去,这样,双休日的计划就制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