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红,你的文笔不错”,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好友这样对我说。那时我刚教语文不久,面对语文教学我有许多困惑。这句话一度成为响在我耳侧最动听的声音。从这句话当中我找到了自信,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并且认定所有的困惑都是暂时的。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了废寝忘食,几乎忘我的阅读,而且最爱读的是教育专著。窦桂梅、孙双金、王崧舟等教育名家的书籍常常陪伴我到深夜,这样的阅读常常让我觉得我和他们一路同行,在这样的教育旅途中,我并不孤单,我愿意认认真真地去做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耳边常常听到“厚积薄发”这个词,我对这个词由‘熟悉’到‘喜欢’,再到后来一天一天地用自己的阅读生活亲身去实践,虽然我读过的书不算多,但就是在这样的阅读中,我的思维、我的语言、我的生活方式都慢慢地发生了改变。朋友对我说:“总觉得以前不了解你,现在很喜欢听你说话,爱看书的人就是不一样。”学校的老教师对我说:“不错,以前怎么没发现,对你要刮目相看”这样的声音渐渐地多了起来,对我的鼓励与关心渐渐地多了起来,我从中体会到了一种被人关注的温暖感觉……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样的话语总让我陶醉,也更加坚定了我读书的决心。
读书也让我变得善于思考,我喜欢把自己对于阅读、对于教学、对于生活的感受及时写下来,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写属于自己的文字,于是每到学校要收一些反思、札记、案例等文字资料时,我总能很自豪地拿出自己的文章。我喜欢“铿锵玫瑰”这个空间,那里保留着我不成熟地思索,记录着我弯弯曲曲的成长之路,珍藏着别人对我的真诚关心。没有在任何报刊杂志上发表,我不遗憾,看着别人浏览过后留下的点评,我为自己的阅读、我为自己的写作感到欣慰。
最近在我们学校发生了两件关于我的小事,起初我觉得很可笑,但后来很开心,最后我感到欣慰。
学校安排我们看一部印度电影《三个傻瓜》,并且写一篇观后感,结果一位同事把我的文章从网上下载了下来,我很欣慰在数篇文章当中她能选中我的文章下载,于是给同事开玩笑说:“你真是慧眼识珠”。
学校教研时要交流本月教的反思,由于我们一年级孩子小需要提前出来送路队,回来时一位同事质问我:“xxx文章是不是你写的?”我说“是啊,怎么了?”同事笑而不答。后来才明白上交反思时由于比较忙竟忘记写名字了,教研时一位老师提到一篇文章写得很好,苦于不知道作者是何许人也,大家猜测一番。后来有的同事知道是我写的给我开玩笑:“你从哪儿下载了那么好的文章连名字都不敢写。”玩笑归玩笑,我把它当作对我最好的褒奖,因为我心知肚明每一个字都是我的真实创作。
自从我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写作,这样的小事时有发生,并且因为阅读我在现实生活中,在网络里结识了很多真诚、友善的朋友。尽管我读过的书不多,尽管我的文章不多,但读书、写作给了我快乐、给了我自信、给了我继续下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