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讲台(一)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阴
2010年4月16日,这一天是星期五,是万千个日子中的平凡一天,可对于我和我的四个班的孩子们来说是却是值得纪念的日子,是值得我为他们大书特书的是日子。为什么?请各位看官容我细细道来。
周三上课时,我送给他们了一个“惊喜”。我宣布(有点儿强制)下节内容由他们自己讲,需要四个小老师,课代表是总导演,怎么安排由她(四个课代表皆是女孩子)全权负责,我只负责拿相机给他们拍照。讲完此话,我就走出教室。(后来在他们的建议下,我给每一个班发了一本参考书。)
我认为(只是我的看法)这一节的内容简单,学生只要认真看书,就能把握住“知识目标”。让孩子们自己上课,我只是想改善一下枯燥无味的课堂;我迫切地想了解学生们自己对思想品德的课堂会怎样设计;我还想求证一下,当学生们拥有了自主权时会爆发出怎样的潜能,又会带给我什么样的惊喜,给我怎样的震撼。(保险起见,我还是在小黑板上写了本节课的目标:怎样才能自强?以备不时之需。)
走下讲台之后,我的所看、所听、所想、所得──
七三班

小老师制定的目标

宋婧敏小老师

杨玉冰小老师


吴启东和韩玉琪两位小老师


我走进了课堂才知道,首先,他们四个人分配了一下教学任务:宋婧敏和杨玉冰这两位女同学专门讲解知识;吴启东和韩玉琪这两位男同学专门讲解材料。其次,让我意外的地方出现了,宋婧敏和杨玉冰这两位小老师把本节的目标化为具体的知识点,也许有重复之处,但的确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来解读目标。第三,课堂气氛非常安静,其余学生都在积极思考。我认为学生们不是在努力配合小老师,而是真正地融入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