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早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时,就知道教学相长这个成语,但像今天这样理解深刻的,还是第一次。
今天学习诗歌《黄河颂》。诗歌的教学在我看来是没有多大的意思,并且不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况且没有好的朗诵,不能感染学生,就没法引起共鸣。于是,我就在网上搜索《黄河颂》的朗诵资料,请精通电脑的爱人帮我也没搜到,看到我在叹气,他调侃着说:“我这个朗诵家就在你面前,你怎么不用?”就是,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他会朗诵,爱朗诵,参加过许多次的朗诵比赛,而且成绩还不错。可刚高兴半截,就无奈了:我总不能让他到我们教室去朗诵吧!唉,要是我能朗诵就好了。看到我不展的双眉,他又说:“要不,你读读让我看看?”“读谁不会读?就是不会朗诵。”我无奈地说。
“那你读读,我听听,给你指导一下。”我有点心动了,为了让课堂精彩,我想试试。可刚张开嘴,就不发声了。我这个人内心深处有很强的自卑,没有信心的东西总不想拿出展示在大家面前,既然展示出来就要是最好的。再加上本来爱人就比我强,我就更不想在他面前展示了。终于,爱人的劝说以失败告终。
但我并没有放弃备课,我在看教材,在研究读法,在辨别重音,在揣摩情感……我想即使我不给学生范读,我也要让学生知道什么地方该怎么读,哪个地方该柔和,哪个地方该激昂,总之就是指导他们读。
上课了,导入之后,该读课文了,这时,我说:“这是适合朗诵的颂歌,谁先来朗诵一下试试?”淑丽读了一遍,亚丹读了一遍,还有两三位同学又读了一遍,尽管同学们感情也很投入,但我总感觉还没有尽情表达,多数同学也听出了:感觉和自己读得差不多呀。也就没了学习的兴趣。这时,有同学说:“老师,你给我们读一遍吧。”“我读,”我有点吃惊,学生怎么将了我一军。
“就是,你是老师,总比我们读得强吧。”有同学在下边附和着。
也许是学生的话给了我自信,也许是不想扫了同学们的兴,反正我真的是朗诵了起来,可能是课备得充分,我感觉读得还很不错,虽然没有掌声,因为孩子们像我一样不会把感情明显得渲泄,但是我从同学们的眼神中看出了他们的惊讶和兴奋——没想到老师读得那么好。
心里的障碍一去,这节课感觉上得出奇得顺利。现在感觉还好爽呀:我教给了同学们该学的知识,而同学们却给我了宝贵的自信。我真心地谢谢你们,可爱的孩子们!
教学是一个教和学的过程,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会学到比知识还重要的东西,只要我们有一颗真诚的心、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感悟的心灵,相信我们的得到会比学生的还要多。
教学相长,让我们和孩子们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