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组成是在和孩子的游戏当中,找到的。这个游戏,蕴含着可能性的知识,记下的结果却是6和7组成,孩子们被神秘的气氛吸引着,认真地观察着、思考着,记忆着。
我准备了一个不透明的袋子,在里面放10个磁钉:5个蓝色,5个黄色。孩子们只知道里面有两种颜色的磁钉,里面有几个他们不清楚。让孩子从里面拿出6个磁钉来,拿一次,记录下蓝色几个,黄色几个,相同的不做记录,但也要说一说。谁拿到的蓝色多,谁获胜。
一开始,孩子们只知道这是一个数学游戏,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谁也想在这次游戏中成为游戏的胜利者。每个孩子摸玩后,把磁钉的按颜色在黑板上摆好后,其他同学说颜色,另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好的6个圆里记录。几次下来后,
按照黄颜色多少,记录和整理出这样的图来(当然,摸磁钉的过程中,会有重复的现象,但一点无妨,因为它可以帮助孩子们记忆组成,而且是在没有任何强权要求的情况下,孩子只是很轻松地叙述某某拿到了3个黄,3个蓝或其他,其实那不就又一次在说6可以分成3和3吗?)。整理好后,我让孩子们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很多孩子已经能用上6的分解来叙述了,瞧,在玩这个数学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6的分解: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分成4和2;6可以分成3和3;6可以分成2和4;6可以分成1和5。游戏一揭秘,还和数学知识有关,孩子们更觉得有意思了,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游戏谁赢谁输倒不是孩子关注的热点了。
更有孩子发现,这两种颜色各自正好形成一个三角形。正好,借孩子的这个发现,让孩子看最上面一行:6可以分成5和1,最下面一行:6可以分成1和5,这两个分解样子像不像,哪一样,哪不一样?借着图和分解,孩子们迅速想到:这两组只要记住一个,就能想到另一个。后面,孩子们又找到了6可以分成4和2与6可以分成2和4也比较亲,记住一个,就能想到另一个。这样一来,6的分解其实只要记3个,运用联想就能记全。
接着7的组成没有延续上面的环节,只是让孩子们看着6可以分成5和1,再添一个黄色,说出7可以分成6和1,知道这个,可以联想到什么?7可以分成5和2,又联想到什么?7可以分成4和3,又联想到什么?一串儿下来,孩子们对于成对地联想和记忆的方法已经掌握。
反思整个教学,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孩子们能专注地去看,去听,去记,课堂上很静,孩子们眼、口、脑并用,很用心。但相对于课本上安排的每个同学都动手画一画来说,动手的过程少了,活动参与的人数少了,会让很多孩子很遗憾,我没有去摸老师的磁钉,我没有去黑板前记录磁钉的颜色等等。课堂的安静、详和的气氛是鱼;每个孩子动手,从自己的活动中感知(课堂上会很乱,很难控制)是熊掌的话,我不是个贪心的老师,但在鱼和熊掌的取舍中,我还是期望都得。这真的需要老师用心地设计自己的课堂,真心地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