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开始
读书与成长同行,书香没有终点
----书香班级建设阶段性总结
付录安
2013年岁末,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时刻,第十届书香班级建设活动正式开始了。转眼间,这项活动就要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我们班在这届书香班级建设中,也收获颇多。
一、从无到有。
我一直在倡导学生拓展性阅读,让更多好的文学作品走到学生中去。在第八届书香班级活动中,我就给学生们提出了这个想法,可无人响应。第九届书香班级活动中,我再次提出了这个想法,并申请了这项活动,到最后只有了了几人参加,冷冷清清的让人心酸。通过一年多的蓄力与宣传,得到了更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达成了共识,在这次活动中,我班四十余人中,加入到书香班级活动中的人数为35人,其中21人按照要求完成了作品数量与内容要求,并设置了自己的代表作。无论是从参加人数、作品数量还是积极参与方面,这都是一次量的飞跃,成为了我们下一步的新起点。
二、爱上读书。
从一年前开始,我们班为每一个孩子发下去一本课外书。第一次是三年级下学期,当时读的是《西顿动物记》,在寒假里进行,让每一个孩子读完自己手中的那本书后至少要与三个同学交换来读,保证假期里读不少于四本;开学初,收交了这个系列后,我们又为孩子发下去《皮皮鲁》系列,这是第二次,在课余时间保证着孩子有书读;到了四年级,我给孩子们借到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这是第三次。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对于书的渴望,对于阅读的喜爱与日俱增。现在,课间时、上课前、放学后都能看到孩子读书的情景,甚至上课时还会有个别孩子忍不住“偷”看上一眼。读书已经成为了我们班最大的特色。
这次书香班级活动,更是点燃了学生的阅读热情,每一个孩子已经不满足于老师发下去的图书,自觉地购买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还有一些孩子已经阅读起了中国的四大名著,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在寒假里还特意制定了自己的读书计划,来保证自己的阅读。
三、写博中成长。
阅读与写作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永远不会分开。所以阅读的过程中,写作一定要紧随其后。我们在阅读时要求写读后感,也是一种思考与写作的训练。一开始孩子们写的都是短短的几句话,不能成文,也起不到好的效果。后来连秋硕创造性使用了《阅读存折》这种阅读积累的方法,马上在班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很快被大家学习并运用,从好词好句的积累,到内容的概括,再到读后的感想,一步步地提高了阅读的质量与效果。
最为可喜的是,通过写博客,让孩子对自己的阅读有了更深的理解,还借助于博客,大家互相交流了自己的阅读体验,相互交流与争辩,对作品的认识也更到位。我们还定期限在班里开展一些交流活动,如讲故事、谈感受、辩论等,通过博客和各种形式的活动,真正起到了“1+1>2”的效果,受益匪浅。
在这次书香班级建设中,35名学生共参与发表博客三百余篇,其中在我们“共读一本书”的活动中,要求交流《狼王梦》时,孩子们积极参加,有些孩子购买了《狼王梦》这本书,有的孩子读了不下三遍才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他们课间时更多的是在争论、在讨论。正是这项活动,让更多的孩子更好地理解了这本书。
四、以读促写。
阅读是为写作服务的,也就是说,写作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练习而成的。我们的阅读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积累与交流,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写作。
在读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这次书香班级活动中,我们班的孩子们更是不甘落后,在博文中,我欣喜地发现了两点:一是孩子们的作品内容更详细、更丰富了。这正是来源于他们的阅读。二是孩子们的作文中语言更生动、更具体了。这是他们的阅读与积累起到了作用。“不动笔墨不读书”,正是在读时写,才有了写时的“下笔如有神”。书香班级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从中受益。
五、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在这次书香班级活动中,我们班的孩子们因为有了一个共同兴趣爱好,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更有了一种向上的力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们找到了身旁学习的榜样,并从榜样身上去学习,去养成,最后也让自己成为了别人的榜样。
书香班级活动即将结束,但我们从中学习的却不会丢失;书香班级活动可以结束,可我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养成。我们会把这次的经历记忆在内心深处,把这次的活动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从而让我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也祝愿我们的第十届书香班级活动圆满成功。
复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