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诵,与黎明共舞
张春红
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倡导的三大儿童课程。我们育英实验小学着眼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和一生的幸福,早在几年前就在全校实施了 “新教育”实验。力求通过晨诵经典、午读名著、晚写反思的形式,在孩子们心性纯净之时,让其耳濡目染于先贤的智慧和思想之中,形成谦逊和善、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气质,养成豁达开朗、兼怀天下、诚实守信的品德。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每当黎明到来,老师和孩子们端坐一室,用晨诵迎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用诗歌开启一个个生命的黎明。为了使这项幸福的教育生活不流于形式,学校明确规定了每天的诵读时光,要求师生利用早晨正式上课之前的30分钟早读时间,放开喉咙,大声诵读,而且学校还专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编印了校本课程教材———育英实验小学晨诵读本《晨诵,与黎明共舞》。这样,每个早晨,师生或吟或诵,在经典之中尽情徜徉,含英嚼华。
当然,这期间也有家长不理解地说:“早读时间不读课文,孩子考试能考好吗?再说孩子还小,读这些经典诗词不理解,有什么用啊?”殊不知,其实经典诗文是情感的浓缩,是文化和历史的凝聚。孩子们虽暂时不可能全部理解消化,但是积累,积累,再积累。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孩子们慢慢的就会品出诗中那绵延悠长的滋味。正如杨振宁所言: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的真正含义。而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也只有过来人才真正能领悟到它的真谛!
经典诵读是为精神生命奠基的工程,它的确是不可能马上见效。这就像一座冰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融化,一点一滴地滋补人的心灵。但经典诵读决不是一件苦差事,它应像唱歌一样,音韵铿锵,是愉快的享受。
如果您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和家长,我们要关心的,就不应只是孩子当下的分数,更应该是孩子开阔的心胸、端正的品行、丰富的涵养和应对未来世界各种挑战的素质和能力!
试想,临睡前与孩子背上几句,上学前与孩子诵上一段,闲暇之余与孩子对上几首,触景生情时,引用几句,该是多么情趣盎然的事情啊!慢慢地,它就成为了孩子生命的需要,孩子的心灵就会在这些美好情愫的浸润下变得澄澈、柔软起来。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相信付出就有收获,坚持就有奇迹;相信若干年后,我们面前站立的不仅是胸藏诗书、底蕴深厚的年轻一代,而且是立身处事、内外兼修的谦谦君子。到那时,我们该是多么的欣慰啊!
最是书香能致远。愿悠悠诗韵,永远在我们耳畔响彻;愿汩汩诗情,永远在我们心中流淌。让我们在每个早晨读出诗文的美妙,读出成长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