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回家的孩子,父母急切地询问着分数,那眼神充满着期盼,可当孩子报出了自己的分数之后,顿时变了,大声斥责:“就考这一点儿,你能对得起谁?人家是去上学,你是去混学的。人家一个脑袋,你也比人家不缺啥,人家里面是知识,你里面装的是糊涂糨呀,我看是白养活你了,气死我了。”以致越气越说,说着就要上前豢打脚踢吧!
应该说,这是我们做家长很常见的现象。很多父母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考试成绩了。面对孩子成绩报告单上的差成绩,父母往往气不打一处来,有的家长挥舞棍棒或拳头,有的则破口大骂,或者捶胸顿足,伤感流泪。而孩子呢,一旦知道自己考砸了,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沮丧懊恼,丧失信心,一一蹶不振。有的甚至不敢回家,回家则避着父母,担心吊胆等待父母处置......
父母们想一想,这样的氛围,孩子能健康成长吗?
实际上,一些孩子学习成绩差,往往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或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有的孩子不知道怎样听课、做笔记,怎样看书、做作业,怎样争取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有的孩子上课不用心听讲,下课又不及时复习、巩固和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这些都必然影响学习成绩。其实,孩子一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又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学习成绩自然会“扶摇直上”的。
成绩差,是父母老师们不愿看到的,也是孩子们不愿意看到的。考砸了,孩子已经感到很难过了,如果父母还责怪,无疑会给孩子还不成熟的心理造成巨大影响。面对考砸的成绩,孩子会感到自卑,自我价值感缺失,这时候最需要的是的鼓励与安慰。
成绩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是一阶段学习的结果,没有重大的意义。父母在对孩子评价时,除了成绩,还有很多。比如他是否有个阳光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他是否有很强的生存和自理能力,他是否有很强的阅读能力等,或许他乐于助人,那他也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父母面对考砸的孩子,我们应该多理解孩子,多安慰一些。由于成绩差的孩子在学校已经感受到了自己的压力,如果回到家再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和温暖,那就容易使他难以承受。我们应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仔细查找失败的原因,既要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还要教给孩子战胜困难的方法。如果孩子完成了自己预定的目标,或者和自己相比有了进步,哪怕是比上次多了一分,也要给孩子一些表扬与肯定;对于考砸的孩子来说,成绩是心中的隐痛,所以每当入暑寒假时,亲朋好友见面都会不由地问孩子的成绩,这时的孩子都会沉默寡言,甚至春节走戚访友都不愿去,愿意一个人玩耍,这时,我们做家长的,应该信任尊重孩子的意愿,把孩子的考试分数当成孩子的隐私,把主动性还给孩子,孩子也许会学习更好。
成绩只能衡量孩子学习的一个方面,而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还有很多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收拾起自己烦躁的思绪,让这份考砸的成绩单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助力器,我们用心陪伴孩子一起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