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欣赏的心态看待孩子的稚嫩
——适度教育故事
何风彩
老师们好!从教20多年,去年是第一次教一年级。接一年级后,很多老师都问过我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感觉咋样儿啊?说实话,教一年级的那种感觉,是我没有亲自去教之前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现在,一年过去了,孩子们在改变,听课、写作业都像那么回事了。但我觉得改变最大的是我自己。通过教一年级,我的耐心和脾气被考验、打磨出来了。我学会了克制自己的焦灼与辛劳,我学会了一点一滴地去训练孩子的习惯,我学会了面对孩子的所有缺点和错误,基本都做到不急不躁、心平气和。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以欣赏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稚嫩。那种只有孩子才有的生命的稚嫩状态,你去欣赏是很有意思的。
去年9月份的一天,我去教室上课,恰遇刚刚下课的搭档
“申文泽,你来说!”
不知道语
到这里,我不禁想起11年前,我家小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期末考试的时候,有一道题是给“情”组词、写句子。我儿子写的是“情,情人,我的妈妈有很多的情人。”当时这个答案就在办公室传开了,老师们乱给我开玩笑。回到家,我板着脸问:“宁宁,你怎么说妈妈有很多情人啊?”儿子委屈地撇着嘴想哭:“我爸爸不是你的情人吗?我不是你的情人吗?我哥不是你的情人吗?”哦,原来他说的情人指的是有感情的人。这就是孩子的思维方式,不记得这道题当年是哪位老师改的了,给孩子打了对号,没有扣分,感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上课时指导学生用关联词语“不光……还……”造句,一个小男孩非常认真地站起来回答:“我的头剃得不光,还得去剃。”
事实上,孩子的稚嫩不仅体现在思维方式上,语言表达上,还体现在行为习惯上,教师更应该怀着欣赏的心态去看待孩子行为习惯的稚嫩。孩子不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甚至看不懂大人的脸色;有时候明明知道那样做不对,他还会去做;给你保证要改正错误,可是一扭脸就忘:他也光想着表现好,可就是做不到。——这就是孩子,教师有了这种心态,面对班里发生的很多气人的事,你就会接受这种生命稚嫩状态的种种行为习惯的不完善,你就不会再焦灼、气恼,你会心平气和地对自己说:这就是小孩儿,没关系,我有足够的耐心,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