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学校的一项举措让我感觉真好,那就是,不用在趴在桌子上书写教案了,改为集体备课,打印教案了。
往常,开学伊始就要领到教参书和教案本,老师们就在开学前开始备课。开始时大家都能够将教案细细地按照规定编写,但不久之后就不行了,教案渐次潦草敷衍。毕竟写好教案是很劳神的事情,但教师不只是光写教案就行了,还得教学,批改作业,教育学生,接待学生家长等等,一旦忙碌起来,写教案就仓促了,成为一种负担。于是就有教师在教科书上批注之后就讲课,之后加班补写教案,使得教案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成为教师的一种负累。
集体备课之后,我们有功夫上网搜罗相关备课资料了。我们一组六位同事,分工合作,加工整理,并及时通过教研组活动来进一步研讨教案,集中集体智慧,对教案进行再加工,形成最终的教案。我们再也不怕教案太过于详备而书写得手疼脖子酸了,再也不必删减再删减,而是力求教案精炼、系统、可行性、实用性强。
虽然,集体备课才开始两周的时间,但是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教学之余有时间细细研读教案了,有时间认真反思教学方式方法了。在集体研讨中,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机会多了,彼此的献言献策使得教师的教学思路宽阔了,对于自己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来嘛,时代不同了,有些东西就得改改,将老师从写教案中解放出来,让老师们有时间有精力研究教学不更好么?
如今,我不再带教案回家加班写了,于是有时间、有心情书写一些文字,有时间读一些我原本渴望但没有时间读的书了,就连烦人的颈椎病近来也好转点了。
集体备课,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