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名字
(后记)
这是我的第三本书。
从2012年开始,我每年写一本书。
第一本《笑着做教师》是为我的2012届学生而写。第二本《被学生感动的56个故事》是感谢并致敬我从教26年教过的所有学生。这一本《为课痴狂》,是为我正在教着的2015届七班、八班的106个孩子而写。
似乎,我是为学生而生。这些年,我把全部的热情和智慧,献给了孩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让我成了一个快乐的教师。这二十多万字,字字句句,都是我的幸福。为课痴,为文狂,为孩子们的成长加油。
这些寂静的文字,也有着她们的热闹与繁华,她们在语文教育的路途上呐喊与呼啸,批判与建设,言说与诙谐。她们把繁复的教学、沉重的考试、迷茫的心思,变得轻松、愉悦、澄明、实在而又实际,还原了语文教育的本真容颜。本书的主人公是孩子,一个天真纯洁、不含杂质的群体。喜欢的东西,他们就沉醉其中,欢欣鼓舞;不喜欢的,他们就毫无兴趣,没有情致。这一点,谁都不能强他们所难。即使是他们因为年幼胆怯,一时屈从,终究还是会揭竿而起,奋力抵抗。 所以,题目中的《为课痴狂》,绝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姿态。和我同路的,是106个年少火热的人。我没有写高深的理论,只是在忠实地记录,一群生动活泼的少年,和我一起沉醉语文课程的动人故事。如果幸得同行青睐,本书也只是在娓娓道来语文课程里的美丽情怀,而极少对语文教育的弊端分析与呵责。因为,这106个孩子,不喜欢横挑鼻子竖挑眼却没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教师。在这本小书里,他们时而聆听,时而诵读,时而讨论,时而争辩,时而思索,时而畅谈,时而抒写,鲜活而肆意,灵动而热烈。这是我竭尽一个语文教师的力量,给予他们的成长环境,以及心灵的关怀与体贴,精神的启迪与激发。我爱孩子,愿意为孩子而开动大脑和心灵,开阔视野与胸襟。孩子们总是那么有情有义,他们给本书带来清新气息,让我在2014年3月的每一个明媚的周末,即使一坐一整天,夜以继日写洋洋万言,也不觉得累。写着写着,竟还忍俊不禁,悄然得意。
我亲爱的孩子,本书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案例,都有你们的名字。我怕自己日渐衰老,怕我有一天,会老到记不起我曾经深爱过的你们,记不起那些被我呼唤过千百次的名字……因此,我不能隐去了你们的真名,只谈自己的理念与思考,实践与做法。是你们惊醒了我,启发了我,激励了我,让我在这个充满了温情、暖心、亲切的课程里,愉悦、得意、陶醉,不添负累。
2014年3月16日的子夜,我完成本书的初稿,对你们有说不尽的感激,我甚至,为此而哭泣。时间过得好快,转眼我都46岁了,可是,我还是那么孩子气。和你们在一起,我学会了呈现真实的自己,从不掩饰。这让我从复杂的尘世,抬起头来,仿佛看见旭日,触摸春风,不禁欣喜。
促成这本书的,除了你们,还有我85岁的父亲,他对我说:“你太忙了,你的书稿拿来我给你校对——我会校对啊,读报纸,读到错字、漏字、添字的地方,我都能发现呢!”我竖起大拇指:“老爸,您火眼金睛——不过我是一边校对一边修改的。”老爸说:“修改我帮不了,那还是你自己做吧。我做饭,你不用操心。”总之,老爸要为女儿和她的学生做事情。
我又想起了我的女儿,她是一个在读研究生,比你们大了八九岁,但她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是我的学生。她也教给我很多东西。她说:“妈妈,我给你买个移动硬盘,你备个份。好不容易写出来的东西,千万别丢了。妈妈,你是一个好老师,因为你在意学生的感受,为他们写书——孩子在你心中才是重量级。”
为这本书倾力而为的,还有我两个异性闺蜜,也就是所谓的蓝颜知己。孩子们,你们总是说我傻,不会与异性交往,其实你们看错我了,只是我没有辩驳而已。今天爆了这个料,你和你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吧?一个写书的女人背后,有两个指手画脚却不写书的男人——为了我写这部书稿眼睛舒服一些,他们一个帮我把页面调成舒服的浅蓝色,另一个直接参与到书稿构思,他几乎知道你们所有人的名字,因为在新浪微博上,他是我们的粉丝。我的这两位闺蜜很低调,不愿意透露姓名,但他们的名字就藏在我敲击键盘的指尖,随时就会倾泻而出。只是,这一次,我尊重他们,管住自己不说出他们的名字。
福建教育出版社,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隐去的一个名字。我的前三本书,都是在那里出版。当我和我学生的故事,我的教育理念、实践探索、行动研究,穿越烟云、雾霭、阳光、春风,飞越千里之外,变成一本书,两本书,三本书,除了鞠躬,我不知道我该说什么,还能说什么。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的娘家亲人,或许就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富有智慧力的哥哥——是的,和你们一样,我还是个孩子,我需要一个牵手引路的哥哥。我本是一个草根教师,平日里也就写点小文章自娱自乐,这几年他拉着我,连写三本书。我停下来歇息的时候,会翘首遥望,想象他此时此刻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玩些什么。
还有一个感觉,我写这本书很轻松,很愉悦,含羞带怯,含情脉脉,柔情似水,像写情书——过去我从来没有写过情书,这一次,一写就二十多万字,酣畅淋漓。也许,这就是如痴如醉如歌如狂的感觉吧。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有一次我无意间先后提问两个互相喜欢的同学,你们就“当当当当……”唱起婚礼进行曲。
好吧,我凌乱了。到此为止。
我爱你们!
杨卫平
2014年3月16日,星期日,子夜,初稿
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子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