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学习着、充实着、快乐着 ——网络研修总结作文

2019-04-28 
去年9月起我参加了“国培计划(2013)”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培

去年9月起我参加了“国培计划(2013)”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培训让我从教育思想到教育技能、教育创新能力等都得到很大的提高。我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提升自己,挖掘潜能,向生命的最大化挑战,做最优秀的教师,创造生命的奇迹。



一、和专家交流,从读书做起



  我带领我班的孩子们每天共同读书已有两年多了,看着孩子们由不会写作文到可以写作文,由可以写作文到不断进步的作文,我心中非常喜悦。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看着身边其他班级读书时间被挤占的情况,我也开始担心学习时间比别人少,成绩是否会落后的问题。后来通过跟专家温儒敏学习交流,我懂得了应该给孩子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不读书的人,认知的范围只局限于自己的思想里,只读一点书的人对世界的认识也只是一知半解,习惯读书的人,会看到一个更宽广、更复杂的世界。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寻找内心的光明,遇见最好的自己。书可以让软弱的人变坚强,让人学会独立思考。



  由此,我写了一篇《关于读书的思考》:近日,我阅读了语文专家温儒敏对于学生读书的看法,他建议中小学生阅读以培养、提升性情为前提,学会完整地读完一本书。他觉得学生在阅读中要多停下来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每天用3-5句话,200-300个字记录下自己发现的问题、想不通的问题、感兴趣的问题,不要在乎写得像不像文章,只要是自己的观点、想法就行。他认为这是在为孩子们的一生打基础。



  我的做法和温儒敏的意见不谋而合。我和我班的孩子们每天利用中午时间读书已经坚持了两年有余,我要求孩子们在读书时,手边放着读书笔记本,遇到好词句,随手摘抄在笔记本上。每本书读完后,我要求孩子们都要为这本书的读书笔记设计封面、写出整体读书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我享受着孩子们美术能力的进步,享受着孩子们写作上的提高。我把它们拍成照片展示在我们的班级博客中,让孩子们和我一起享受美丽的图画、美好的文字。我还经常鼓励孩子学以致用,希望在小练笔中经常见到孩子们“读来的”好词好句。让孩子们知道语文就是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过,面对参差不齐的整体读书笔记我不知该如何要求,有点茫然。读了温儒敏专家的观点,我以后也可以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多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想不通的问题和感兴趣的问题,不再束缚孩子们的手脚。



和专家温儒敏交流后,我有了决心,也有了信心——从孩子长远发展着眼,坚持每天共读。我们的班级连续三年荣获校信通书香班级,在今年临近毕业之际,我们又荣获书香班级特别奖,我也成为了优秀辅导老师,荣获“启明星”奖。看着孩子们一篇篇“出师”的文章,我们享受着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喜悦!



二、参加校本教研,研修教学设计



    经历了思想的转变,紧跟着我们又开始了校本教研。我们大家共同听了王波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她紧紧围绕“了不起”这个全文的中心点展开了教学,对孩子进行了父子情深的思想教育,也让孩子们懂得了在任何情况下不能轻言放弃。整节课上她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体会父亲救孩子的艰难,通过合作交流,收获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基于此,我们每人提交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我执教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周晔的心理活动,我展开了一咏三叹式的教学。通过四件事,让学生反复的感受到人民对鲁迅的爱戴,让学生知道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资料,学生对旧社会的黑暗更加了解,对鲁迅当时身边的白色恐怖有所认识。



通过校本教研,我们更加把握了教材,学会了深入浅出的指导孩子们掌握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教会了孩子合作,教会了孩子主动学习探究,语文的学习才会更加有滋味。



三、观看讲座,励志成才



    我观看了专家李吉林老师的讲座,对她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所折服。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一个智慧的人,她用自己的智慧成就了美好的人生。她为自己规定时间锻炼、学习,她的学习毅力真令人佩服。她创设的情境教学法给了儿童一个真实的世界,启发了儿童的智慧,为孩子们营造了宽阔的想象空间,为一代儿童创造了美好的童年生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光要有坚持读书的思想,更要有创新的智慧。尽管路途遥远,但我们已经在路上。有了她的榜样激励,我不能为自己工作忙而找借口,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一个民族不读书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教师不读书会误人子弟的。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走到成功的彼岸。



  有的讲座还告诉我们各种课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听了口语交际的有关讲座,我更加明确的口语交际实际就是让学生学会交流,表达自己的意愿。我感觉语文书上有些口语交际设置需要学生查资料,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往往是查了资料课堂照本宣科,让整个口语交际课非常枯燥。因此,通过班级读书活动,我设计了图书交流会这个活动,让学生读了什么就说什么。圣诞的到来,我组织了学生开展了“圣诞大餐”活动,通过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周围发生的一切,我让每个孩子说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没有一个人说重复,有的说的让人忍俊不禁,有的发现了大馋猫,孩子们在交流中得到了快乐。



  四、学习微课程,掌握教育规律



微课程就像一个小课题,提出了问题,也解决了我们课堂中的迷惑,让我们掌握了更多的方法教育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教学技巧应对课堂问题。,我认识到在对待学生上教师要学会以“诚”待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经营的,对待学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严、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还要学会“容”纳一切。微课程中就连一个小小的分组方法,就告诉我们五招。比较有趣味的是抽签分组,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兴致盎然,我觉得这适合刚上学的一二年级孩子。我最喜欢的分组方式还是好加差,我认为这样可以“一帮一,一对红”。这样好学生起到的监督作用要远比老师一个人监督六十多人强得多。微课程里还提到分组每个人的表现,这对老师来说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差生谁都不愿意留在小组内。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智慧来解决。我们不能只关注学习来给小组加分,这样没有给学困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成为人人唾弃的”差生“,只有全面评价学生,才能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更好地进步。



第五,接受与创新,做课堂改革的先锋。



俗话说:转变观念,一片蓝天。课改,是全国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我们需要研究现象,找出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生成可行性方法。我们需要真教育。灌输知识,是一种消极的的教育方法,我们需要唤醒学生的需求,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种子”自己发芽,让学生自己成长。教师最大的悲哀是包办,学生最大的天敌是依赖。山阳区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革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惑,我们且行且思考,要做好课改的思考者、实践者、宣讲者。双向五环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目标,充分独学;讨论交流,独学群学;课堂展示;达标检测;课前反馈。独学要求学生能学会的学会,能记住的记住,不会的用双色笔做记号。展示是调动学生学习欲望的方法,要求中等生讲,好学生质疑补充,差生读题。这些环节的成功开展,重中之重还是合理的小组建设和合理的评价。把伟人的精神植入班级公约,注重精神价值的影响。让学生健全成长,根据课改中产生的问题展开评价。如:课改初期学生发言不多,我们可以评“展示之星”;为扩大学生发言积极性,我们可以继而评选“黄金搭档、最佳小对子”;如果顺利扩大学生发言面,我们的评价可以变成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这样循序渐进,完成对学生发言习惯的培养。让高效落实在每一个细节。



第六,观看各种类型课,从中汲取营养。



今年我们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听了故事课型、古诗课型等各种类型录像课。其中焦作市山阳区焦东路小学侯婷老师的录像课《泊船瓜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侯婷老师为这节课设置了六个任务包,分别由六个小组展示完成。有的小组展示题目含义和作者简介,有的小组展示这首诗中的多音字、易错字,有的小组展示古诗句的意思,还有的展示课后资料袋“绿”的来历……这些任务包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学习目标。



刚开始课改时,这种课程很容易被上成“对答案”式课堂,小组展示干巴巴,毫无语文味道。这节课侯婷老师注重了小组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活动起来。例如,在小组展示完读古诗之后,邀请其他小组一起来读,组与组之间实际上展开了阅读竞赛;还有的小组在展示时请其他小组画上重点字词,补充易错字词等。所以,侯婷老师注重的补充和质疑环节非常好,容易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发现问题、共同提高。



另外,侯婷老师挖掘的“补充点”很精彩,确实起到了引领课堂、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侯婷老师适时补充了王安石一生从政的起起落落,让学生领悟到本诗的思想感情;她展示了本诗中的13个多音字,让学生在小组展示后,一目了然地对整首诗有了整体认识。



侯婷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学生学而不乱,老师引领到位,是一节不错的引领示范课,对我们的课堂有一定的启发。



总之,经过一年的培训,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通过各位专家的引领指导和同仁们的示范,我感受到只有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学习着,充实着,快乐着,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是属于每个有准备的人。



学习没有止境,我们永远在路上前行……。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