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我的鸡蛋宝宝穿衣服了,那样保暖。”
“我把鸡蛋贴着肚皮放了,那样孵出来会早一点儿!”
……
一大早,班里的“鸡妈妈”就开始了紧张的护蛋工作了,个个手里拿着蛋,嘴里唧唧喳喳地议论个不停,看着一派热闹的情景,我问了一句:“谁今天都带鸡蛋了?”“我!”“我!”小手林立,个个高举。“谁忘带了?”一片沉寂。“现在我宣布二2班全班43位同学都荣升为鸡妈妈!”“耶!”又是一阵欢呼,看着他们通红的笑脸,我知道他们是真心喜欢这次“护蛋行动”。
为了迎接三八节的到来,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到妈妈养育孩子的艰辛,学校大队部别开生面地组织了一次“护蛋行动”。上周五作为班主任,我已经做了动员工作,当时孩子们就跃跃欲试,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作为班主任我和他们想得可不同,令我担心的是课堂上时时会发出“啪”的声音,更害怕处理那满口袋黏乎乎的蛋液!真是一群小鬼,不知深浅,我相信,那漫长的一天将让你们个个高高兴兴地拿着蛋而来,垂头丧气地带着皮离开。
看,此话不假吧,还没走到操场,在前往升旗的人群中,有我们班的三个“小个子”停住了脚步,马骜一用手扯着口袋,另外两名小鬼在挤着脑袋在向里瞧。
“马骜一,怎么了?”我加快脚步走上前去。
“老师,他的鸡蛋碎了!”没等小马回答,旁边的王贤哲已经开口了,语气中分明有些幸灾乐祸。
“让我看看……”“咦……”正如我想象,黄黄的蛋液静静地躺在口袋里,晶莹透亮,还黏糊糊……再看看马骜一脸上有许多遗憾和尴尬。
“走吧,去卫生间洗洗,你的小鸡已经宣布死亡了。”带着小马将蛋液倒到便池里,又用水冲冲口袋,“嗨”真不知这样的情节还要反复几次……
第一节课间,随着两声清脆的“啪”“啪”,又有两位淘气包宣布“护蛋”失败。第二节我的语文课上,我随时都能感到有孩子在偷摸他的“宝宝”,真想大声训斥,可是看着他那满脸幸福的小样,又想这就是妈妈,这就是“牵挂”,初为人母哪一个舍得与爱子分离呀!这群“小妈妈们”还真投入,算了吧,将心比心,理解他一次。
最具挑战的课间操到了,这些“小妈妈们”竟然还带着宝宝跑操!你看,他们有的用塑料袋拎着,有的用盒子装着,有的裸蛋装到口袋里,有的为蛋裹上了厚厚的卫生纸……开始跑步了,往日里又吵又闹的现象没有了,变成了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慢跑,都是一只手拿着蛋或捂着口袋,另一只手随着身体摆动着,明显的不平衡,明显的不舒服,但是没有一个孩子主动放弃,原因只有一个,
“今天他是妈妈!”
小小的孩子令我惊讶,我以为在困难面前,他们会选择放弃,我以为今天他们会必败无疑,但是事实摆在面前,到了上午放学,全班同学只有8名学生护蛋失败!下午,我没有再另外通知,那些“小鸡妈妈们”竟然又都带着蛋继续保护。
是什么力量让孩子们如此执着?我想这里一定有“兴趣”的支撑。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让孩子全心全意来做的事,一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能让孩子真心真意来体会的事,一定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体验的时间虽然短暂,体验的感受不见得相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定收获了一种成长,或是责任心,或是细心,或是感恩。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大致如此吧!我希望今后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多关注一下孩子的成长,对于能教会孩子做人的事,我们多做一点;急功近利的事,我们少做一点。为孩子打造一片蓝天,还孩子一份童真,给孩子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