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的枣儿甜又香(文苑征文)
——仁元妈妈
国庆节过后一上班,我一要好的同事从老家捎了些又大又红的枣儿,说让我带回家吃枣尝鲜。哦,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又到了收枣的季节,拿起爱不释手的枣儿,含在嘴中甜到心里,口齿留香间,不由得让我想起儿时采摘枣儿的趣事。
记忆中老家的枣园,大约有二十几颗枣树,是我爷爷那辈留下来的。园子里的枣大约有六、七个品种,那又大又圆形似小苹果的是婆枣,它最适合晒干枣,具有养胃健脾、益血壮肾、安神补气之功效,为上乘滋补佳品;和它形状相似,形状略小一点的是酸枣,它只适合生吃,待成熟时采摘下来,吃在嘴里,酸酸甜甜的;形状略长一些的是穿杆,它是作枣脯的原料;比它更小一点的有脆枣和小枣两种,脆枣是只适合生吃的,嚼在嘴里“咔吧、咔吧”又脆又甜;小枣既适合生吃又适合晒干,至今不知学名是什么反正家乡人都这样叫它;还有圆圆长长的却很好吃的猴枣。
每到春暖花开时节,当桃红梨白开过之后,枣骨朵才开始萌动,嫩嫩的绿绿的幼芽在干枝丫上冒了出来。于是整个乡村便开始热闹起来。“枣芽发,种棉花”。田野里耕牛行走,耙耢播种,宅院内扎篱做畦,点瓜种豆,布谷声声,殷勤劝耕。最繁忙的还数如期前来采花酿蜜的小蜜蜂,一队队,一群群,嗡嗡满树,弄得如米大如杏黄如糖甜的枣花散落一地。
当秋风乍起的时侯,枣儿开始由青变白、变红,满树的红枣压弯了枝丫。于是呼东唤西集来众人,架帐展铺,摇枝杆打,红红的枣儿滚落一地,只顾低头敛枣,一不小心就会被落枣儿击中,这时孩子们的打闹声、大人们的欢笑声、枣儿落地时的辟啪声,合成了一首丰收的乐曲,划破了天空,向远处散去。箩、筐、篮、箢家里所有能用的都有用上了。
在我儿时的眼里,秋天是彩色的,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试想满载着收获的喜悦,走着弯弯的乡间小道,温暖的阳光照耀在田野间,散发出诱人的光芒。顽皮的树叶飘飘荡荡的躺在棉絮一样的草地上。一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丰收的景象!看那玉米!披着松散的外衣展示出自己一粒粒饱满结实的果实,多么朴实的颜色;再看那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噘着嘴的石榴不情愿地被摘下;那秋菊更是别具一格,它们穿着红的、紫的、粉的、黄的等色秋装,抬着笑眯眯的脸,扭着纤细的腰,跳着优美的舞蹈,装扮秋色、欢庆秋色。
“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亲人尝一尝。一颗枣儿一颗心,心心向着共产党……”收枣的情景历久弥新。记得最多的一年收了有二十几袋。把收获的枣儿进行晾晒是最为壮观的。这时候,每家每户院子里、房顶上到处都是红红火火一片,枣香弥漫在街巷,村落的空气中都夹杂着甜丝丝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