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修修补补不当回事
前天晚上,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笔坏了,自己拿着笔修了半天。看孩子拉开自己的抽屉,找到几个不用的笔拆下一些零件,装到坏笔上,再试试能不能用。反反复复摆弄了二十多分钟,才把这支笔修好。我和妞爸都想让孩子写完作业早点睡觉,看孩子在那反复装缷,觉得太麻烦,太占时间。于是好心地提醒孩子,别拆了,明天买一根新的吧。再说,那样的笔材质本来就一般,一块钱一根,坏了也是很正常的。可孩子偏不,说还好着呢,修修还能用。又执拗地说,以前收藏的还有不用的笔,拆一些小零件装上试试再说。看孩子这样坚持,我俩也没吭气。孩子最终还是把这支笔修好了。
孩子修笔的当晚,我和妞爸各自抱着彼此的电洗脚盆泡着脚。我边泡边看书,妞爸呢边泡边看微信。看着妞忙碌的背影,我和妞爸一边感叹孩子的倔强,一边讨论该不该让孩子花二十多分钟来修补一支价值一块钱的笔。
妞爸说,时间多珍贵呀,我还是想让孩子早点休息。现在这个年龄,睡眠对孩子来说太宝贵了。
我也附和着说是呀,睡眠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太重要了。人的精气神就是在睡眠中得到修复的。可是,孩子不愿意浪费东西,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修补好这支笔。
妞爸说,一块钱的笔,明天还可以再买一支呀。可是时间是买不来的。都快十点了,看孩子这样把时间花费在修补上,还是想建议孩子不要去修了。
我知道,妞爸心疼孩子,总是嫌孩子睡觉晚,怕孩子睡眠不足,不长个,精力不充沛。其实我也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但是孩子的想法是修补一下,还能用。通过自己的能力把一个即将废弃的笔修补好,是不是也证明了自己的“修补能力”是很强的呢?这种喜悦的体验是不是也增强了孩子以后解决各种问题的信心呢?
再想想我周围,有许多九零后的新人。他们踏上工作岗位,慢慢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有许多我认为挺看好的婚姻都没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年轻的夫妇分了手,天各一方。也有因为一些工作上的小事,和同事产生了摩擦间隙,于是关系冷漠。如果他们拥有了“修补能力”,婚姻是否会在彼此的耐心和理解中成长起来,收获美满幸福呢?如果他们拥有了“修补能力”,是否会将自己的人际关系变得融洽而愉悦呢?
以前也看到过一些有关修补能力的文章,说西方人把那些关于修理玩具或家具的人称为“多面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最好邀请孩子修理一下破损的衣物、玩具甚至家具。在修补的过程中,孩子会变得细心、自信、乐观、勤快,孩子的动手能力强了,也有生活的激情。如果孩子小时候养成了缝补衣物、修理玩具的习惯,长大后,他就学会了“缝补生活”和“修理生活”。他会用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去对待生活中出现的种种裂缝,暂时的中断或人际交往中的不愉快……
再想远一些,孩子修修自己报残的笔也是挺好的事情。不浪费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当她的生活或工作出现了不愉快或冲突时,她的“修补意识”也许会发挥重要作用,她会用耐心和细心去弥补修复面对的问题。修补其实是一种态度,各位亲们,别把孩子的修修补补不当回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