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由本科生不知晓冬瓜为何物想到的作文

2019-03-25 
由本科生不知晓冬瓜为何物想到的昨天听到一位家长讲了这样一件事情:春季单位招聘的四位本科生随这位家长在

由本科生不知晓冬瓜为何物想到的

昨天听到一位家长讲了这样一件事情:春季单位招聘的四位本科生随这位家长在某地跑业务。一次早上外出时,该家长吩咐其中一为留守站点的本科生:“中午买一斤冬瓜,二斤面条。”那本科听到这样的话,立马问道:“什么是冬瓜?”……

事情还没有讲完,我就感觉很好笑,一个堂堂的本科生居然不知道什么是冬瓜!同时我也感到可悲,为我们的教育,为我们的孩子们!在我的记忆中,像大学生不知道到食堂打多少饭、不会剥鸡蛋壳、不会铺床张蚊帐等等的事情应当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因为那是我们上学时候都已经耳熟能详的笑话。可是如今我已经毕业13年了,社会已经前进到二十一世纪了,这样的事情竟然涛声依旧,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想首要的还得从我们的教育上找原因。这应该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向分数看齐,唯成绩为上的应试教育结出的苦果。作为社会的人,我们固然需要成绩,需要学习,但是这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因为这些归根结底都只是实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方式,是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一种途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发展中成长、成熟的,教育是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事业,学校的学习最终也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做事做人的能力的,只能是人生之中的一个阶段。过了这一段之后,我们需要的是生存和再发展,这就必须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来支撑自己的生命延续。如果脱离了生存的能力,特别是保证生命得以持续的最基本的能力,那么其它的一切都只是空谈,这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就已经得到了最直接的证明。而这种生存能力必须靠在实际锻炼中形成,在生活中提高,就像吃饭穿衣一样,需要亲身去做去实践,没有谁可以替代,这当然不是高分数所能够解决得了的,不是直面书本脱离生活就可以实现的。虽然近几年素质教育的春风已经吹绿了教育的原野,但是总体的情况还是不太乐观,毕竟多年的坚冰想一下子化解还暂时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据我所知在很多的地方,新瓶装老酒的现象很严重,口头上高喊着什么素质教育,可是背地里依然是应试教育有增无减。试想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有怎么不会涌现不知道冬瓜为何物的学生呢?

其次的责任在于家长。不管孩子考上的是什么样的名牌大学,只要出现上面的事情,这都充分说明了家教的失败。据研究表明: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为百分之四十,受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各位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生长的影响力是最为突出的,有什么样的家教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家长只是关注孩子的成绩,而不注重对孩子做人做事能力的培养,那么孩子最终就只能是考试的机器——高分低能。也许是我们过去的岁月太过于艰难,也许是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影响,我们的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时,总是捧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口中怕化了。什么事情都给孩子安排得好好的,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甚至巴不得摘下天上的星星月亮,掏出自己的心给孩子。他们以为这样就是爱孩子,就是亲孩子,其实这只是一种最低能的最错位的爱——溺爱,甚至可以说这根本就不叫爱,因为真正的爱就是要培养孩子做事情的能力,学会怎样做人,学会独立自主,能够经受人生的风雨。溺爱的结果就是直接造成了孩子养尊处优的心理,使孩子学会了自私自利、挥霍浪费、游手好闲,形成懦弱依赖、霸道蛮横的性格。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人性的弱点随处蔓延,人性的优点却是寒夜晨星。他们长大后至多只能说是社会考试的人才,而不是什么建设社会的人才,因为他们连生存都不会,还敢奢谈什么建设祖国,为社会做贡献的事情吗?从这一点上说,产生上面可笑可悲的事情也就见惯不怪了。

最后的责任还要说说教师。教师作为社会文明火种的传承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所谓的教书育人,我的理解就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通过教书来培育人才,通过教书达到育人的目的,一句话说开去教师的职责就是培育人才。可是在现实社会中,有的教师却是只会教书,教死书,只管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万事大吉了,从来就不去想想自己究竟该怎样做教师;有的只是揪着成绩不放松抱,整天拿着成绩的标尺来衡量学生,来评价学生;还有的从不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与否,不考虑学生的终身发展,只盯着眼前的一丁点既得利益而大搞题海战术,这样的结果势必就造成了孩子身心发展的不健全和心智的缺失,那么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历史重演呢?如果寄希望于社会教育风向的改变,那毕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实现得了的,最好的办法我认为首先从家长做起。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为孩子创设利于他们生长的环境,有意的让他们多受一点苦,多遭一份罪,多流一把泪,相信孩子,放手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们经历风雨,接受磨练,在体验和感知中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其次教师也要做好引导。作为教师,我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们向师性的特点,适时的引导孩子们参加生活实践,鼓励他们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接受洗礼,在实践中学会自立,懂得生活,懂得人生,锻炼作为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能力。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