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夏季,何以去躁清忧?走进那美丽的唐诗宋词中,让清丽的诗词带给你一个幽旷淡泊的心境,酷暑皆去也。
一提起诗词美,我喜欢王维的空净美,喜欢李白的豪放美,喜欢杜甫的沉郁写实美,喜欢苏东坡的人格美,喜欢辛弃疾的悲壮爱国,喜欢李清照的儿女情长……往往忽略了杨万里,直到那天在火车上闲翻我的《宋词三百首》时,杨万里的《昭君怨——赋松上鸥》的词句扑入我的眼帘,进而走进了我的心间。杨万里对儿童的关注深深地打动了我。
昭君怨 杨万里
赋松上鸥
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扑鹿”,象声词,噗噜。在唐诗宋词中,很少见这么生动,情趣盎然的具有生活气息的词语。我下意识地去词中寻找,寻找杨万里的这首词中有没有孩童的出现,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稚子”一词跳入眼脸,“稚子莫喧哗,恐惊他。”他对小孩子是多么地了解,小孩子的世界是喧闹的,唧唧喳喳的。
我是小学教师,也是四岁妞妞的母亲,我的世界里装满了孩子,离开孩子,我的世界了无滋味。我喜欢眼中有孩童的杨万里。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里面虽然没有儿童的出现,但是我却认为他是为儿童写的诗。这小小的池子,细细的流水,柔和的阳光,惹来树儿情不自禁地照抚,小小的荷儿刚露出头啊,爱美的蜻蜓就亲吻上了。这情这景难道不是小孩子最爱的吗?难怪白居易说:“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为什么?小孩子的确也喜爱这一池碧绿荷叶映托下的或洁白或粉红的荷花仙子。童年时的我同样也做过白居易笔下的小娃采白莲。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总是对大自然的美,那么敏感。黄蝶,大自然美丽的精灵,小孩子要把美与灵性追随。可是孩童总是难以把握这变幻莫测的大自然,只有融入其中,来增添大自然的美。千年前的杨万里忙着政务,为朝廷效力,仍能静下心来,将视角投到儿童身上,这是一位仁爱的大诗人。
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妙趣横生的一副儿童动态画,小孩子那点儿心思,全被他猜了去。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小孩子的调皮在杨万里的眼里是满满的可爱,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是什么能够博得杨诚斋的情思,当然是无忧无虑、纯真爱玩的孩子们!其实诗人杨万里不止这几首诗涉及到儿童,还有很多呢!生动有趣,对小孩子的观察细致入微,而又满含爱意。这在古代恐怕是很难得的一位大诗人。
读着这些诗歌,暑热只能入侵我们的体表,却无法烦躁了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