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6本教科书
九年义务教育推行多年了,农村、城市孩子上学免单了。因一些科目,如音、思、美平时课时较少,一学期过后,书本只折旧十分之一二,完全可以留给下一届学生再次使用,这样既减少了浪费,又节约了国家资源,这就是大家提倡的课本循环利用!
本学期一开学,我带领学生领到了56本《思品与社会》,其中36本是上一年循环下来的,20本是新配发的。抱着20本新书走回教室的路上,感觉心里沉甸甸的,把新书发给谁呢?把新书发给成绩优秀的学生使用,成绩稍差的孩子会不会自暴自弃呢?把新书发给成绩稍差的孩子用,成绩好的孩子会不会说我偏心,从此失去学习信心呢?脑海中还没有答案时,已迈进了教室。站在讲台上,看着两摞高低不等的课本,我把“难题”抛给了班里的学生。我开口说:“学校只给咱班配发了20本新品德书,这36本是去年学生用过的,其实内容都一样,更重要的是:新书、旧书咱们同学都享有同样的权利——使用权。这20本新书老师发给谁呢?”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短短两三秒钟过去了,班里平时发言最积极,被学生成为“神童”的杜锐锐站起来说:“老师,我不要新书,我要旧书就行,把新书留给班里其他同学用吧。”杜锐锐说得太棒了!他的回答真让我有些出乎预料,感觉有些措手不及。顿时,感动的我不知说什么好。我激动的提高嗓门说:“同学们,快为杜锐锐同学的大公无私鼓掌!”掌声停下,班里孩子们的小手如雨后春笋般陆续举起,“老师,我要旧书” “老师,我要旧书”“ 老师,我也要旧书”……
此时此刻,让我真没想到,自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学生面前化解的如此完美,并且这种场面如此地感动吾心!我对学生满怀感激,对同学们说:“把手放下吧!,请想领旧书的孩子上台。”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来到讲台领走了我不知该发给谁合适的旧书,排在后面的孩子领走了新书。56本教科书发完了,这感人的场面却深深地留在了我这名教师的脑海里……
班级杜锐锐同学舍己为人的话语;无数高高举起的小手;争先恐后领旧书的场景……都折射出孩子们纯洁无瑕的心,也正是他们金子般的心照亮了我为教育工作奋进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