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今年花胜去年红作文

2019-03-12 
第一次听说“牡丹”这种花,是因初中课文周敦颐的《爱莲说》有这样一句话:“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当时老师只是
 

     第一次听说“牡丹”这种花,是因初中课文周敦颐的《爱莲说》有这样一句话:“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当时老师只是把这句话翻译出来说:“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并没讲牡丹的模样和特性。这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但那时,乡下没有电视、没有网络,连这方面的书也找不到。因此,想看牡丹的梦想就扎根在我幼小的心灵里。

   第一次看牡丹画,是在师范选修美术课时,我买了一本薄薄的书,这本书32开,书里每页画的都是牡丹花.我照着书上牡丹的模样、色彩,在画纸上临摹、涂色。那时,就惊叹牡丹如此的光鲜夺目、丰满硕大。

   第一次见到牡丹是在去年,我和儿子走进隋唐遗址,看到大片大片的牡丹盛开着。园子里擎着一个高高的柱子,上写着:“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字样。这七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自柱子下方向四周发散开来,花色不同的牡丹竞相开放。花儿颜色各异,千姿百态。红的似火,黄的赛金,粉的似霞,白的如玉………还有一种绿牡丹,这牡丹数目极少,实属珍贵。花瓣颜色白中泛着绿,浅浅的绿,嫩嫩的绿。无论哪一种牡丹,都尽显其能,尽情绽放。这些牡丹花瓣肥厚,层层叠叠,花蕊簇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牡丹,均雍容华贵,端庄大气,风姿绰约,艳而不俗。牡丹的叶碧绿油亮,大大的叶子由叶柄分散开来,叶脉清晰可见,具有灵动美和立体感。

    阳光下的牡丹如高贵的夫人,不必号令天下,不用翘首弄姿,就已令千人膜拜、万人敬仰,让百花失色,百鸟齐贺。
    风雨中的牡丹如伟大的母亲,不自怨自艾,哭哭泣泣,而是智勇双全,排除万难千险,为儿女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这让我想起一个传说。任性专权的武则天在寒冬飘雪之时,让百花盛开。百花仙子屈从于她的威严,一夜之间绽开齐放。而惟独牡丹仙子无惧。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坚强不屈的牡丹在洛阳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再次激怒了武后,又下令用火烧之。可怜的牡丹枝干全被烧焦。然,到了第二年四月,牡丹反而开的更盛,并生存繁衍下来。
 
   靖康年间,金军攻破北宋,洛阳城也毁于兵火,牡丹又一次遭受劫难,从此衰落。这一路走来,牡丹经历几多波折坎坷。这也说明了牡丹在人们心中地位的尊贵。是想世上又有哪一种花能如此惊天动地,气如山河。牡丹生存到现代,恰逢公路、铁路、航空发达之时,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去远方旅游。牡丹生长之地——洛阳也成了人们游览的好去处。

    洛阳,十三朝古都,六朝陪都,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让牡丹处处散发着富贵之气,有一种君临天下的豪迈;洛河、伊河悠悠绵甜之水滋润了牡丹的妖娆之姿、华贵之态;历代勤劳善良的洛阳人民养育了牡丹“甲天下”高洁风范,被誉为“国色天香”。
 
     勤劳智慧的洛阳人民不仅爱牡丹,更让牡丹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他们制作的洛阳饼、牡丹银耳汤、牡丹花熘片、牡丹花里脊丝、牡丹花瓣酒成为走亲串友的礼品。用牡丹根加工制成的中草药,具有散阏血、清血、和血、清热等之功效。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的绽放倾国倾城,引来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国内外游人齐聚洛阳。顿时,洛阳城内一片哗然。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们比肩接踵,只为一睹牡丹芳容。悠悠历史长河中,多少诗词歌赋、小说散文抒发作者对牡丹的仰慕之情;多少绘画、刺绣、绢秀把牡丹描画得栩栩如生,风姿卓越。这些珍品被当作贵重礼物送给国内外友人。

     又是一年四月到,有“花中之王”著称的牡丹恰逢盛世,更会绽放得精妙绝伦,柔而不媚的风姿。相信“今年花胜去年红”!

     我们这个时代更是如此!
  

 

今年花胜去年红作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