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分享
昨天下午放学,儿子高兴的对我说:“今天我们要写日记,而且是以我为中心……”我不理解的摇摇头,心想:难到他又做错事了,还是作业没做好,他怎么这么高兴,可能是好事吧?听了他的解释,我悬着的心才落了地。事情是这样的:

昨天早上儿子带了一袋山楂到学校,让老师和同学们品尝。下午第二节正好是作文课,张小红老师就趁机把山楂分给同学们吃,并让大家观察了山楂的外形和颜色,还借此介绍了山楂的一些功效。在大家品尝时,要求每个人认真观察同学们的表现,最后把它写成一篇日记——分享的快乐。
回家后,儿子很快就写了一篇日记,写的很顺畅,最后还说:“我和同学们分享了山楂,同时也分享了快乐,我不禁想起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觉得张老师这个切入点找的很好,既让大家学会了分享,又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
其实,分享就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学会了分享,我们也就学会了生活。有很多事例都能证明这一点。

有一天,上帝对一名教士说:“来,我带你去看看地狱。”他们进入了一个房间,那里有许多人正在围着一只煮食的大锅坐着,他们眼睛直呆呆地望着大锅,又饿又失望。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只汤勺,因为汤勺的柄太长,所以食物没法送到自己的嘴里。
“来,现在我带你去看看天堂。”上帝又带着这名教士进入了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跟上一个房间的情景一模一样,也有一大群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锅坐着,他们的汤勺柄跟刚才那群人的一样长。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又吃又喝,有说有笑。

教士看完这个房间,奇怪地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情景,这个房间的人快乐,而那个房间的人却愁眉不展呢?”上帝微笑着说:“难道你没有看到吗,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学会了喂对方吗?”教士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人活在这个世上,一定要学会分享与给予,养成互爱互助的行为习惯。我们在地狱里看到的那群吝啬鬼,他们宁愿自己饿死,也不愿去喂对方。正像英国诗人白朗宁所说的:“把爱拿走,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了。”

同时,分享也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快乐。快乐是人一生的精神支柱,而分享快乐是一个人在社会行径中制胜的法宝。如果你是一个爱同他人分享快乐的人,那么,你将在你的社会行径中畅通无阻!
有句话说得好:与人分享快乐,一份快乐就变成两份快乐;与人分担痛苦,痛苦就变成原来的一半。是啊,两个人一同承担,总比独自一人承担轻松的多啊!

还记得那个让梨的孔融吗?他总是选最小的梨吃,将大的梨留给他的家人,但他从未后悔过,反而他还很开心。他不仅自己快乐,还让他的家人分享了这份快乐,这份亲情,这份关爱。是啊,分享也是能够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的。
分享,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升华,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分享爱,分享劳动,分享喜悦乃至分享痛苦,这都是我们所需要的。鼓起勇气,去分享他人的生命,同时,也让他人来分享你的生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