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之《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书香寒假”的计划里,准备读一本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我选择了《好爸爸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本来是打开了是送给老公看的,因为早已拜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很好奇这本写给爸爸们的书里究竟写的是什么?读完之后,觉得有些教育思想还是能借用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书中自序里写道: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现在对孩子的成长比较重视的大多都是母亲,父亲往往扮演着一个“经济支柱,专心挣钱”的角色。由于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导致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由此,母亲大包大揽,而母亲大多对孩子娇惯溺爱,结果就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孩子——自私自利、柔弱脆弱、害羞胆怯、缺乏自信、过分内向……自信、坚韧、大胆、果断、豪爽、这些优秀的品质是父亲的力量赋予的。我虽然对此观点不是十分地赞同,但是一个能够给予孩子乐观、自信、希望的爸爸,定然是个好爸爸。可是,怎样做个好爸爸呢?
1.孩子喜欢的事情一起做。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父母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软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让人快乐,孩子更是如此。给孩子属于自己的快乐,将是孩子一份美好的回忆。
2.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但有好奇心是孩子的共性。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常常对我们成人习以为常的东西,产生奇思幻想,我们应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去大胆地想像。
3.适度冒险需鼓励。孩子从需要哦照顾和呵护,到自己独立生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你是强大的、有力量的,你可以做到一些事情,鼓励孩子去想、去做、去努力。
4.学习方法重于条件。孩子由于年龄不大,自控能力和计划协调能力比较差,因此,爸爸与孩子一起协商每一阶段的学习安排非常必要。帮助孩子确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孩子科学的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因材而学等等。
5.让孩子爱上阅读。阅读对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意义是“路人皆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孩子补充不少的精神食粮,使之更大限度的挖掘自身潜能,收益匪浅......当孩子向我们讲述自己阅读的快乐和收获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表现出和他一样的开心,分享孩子的读书成果,这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并对读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6.培养正确的消费观。时下孩子今天要求买这个,明天要求买那个,对于孩子的要求,满足还是不满足,确实让当家长的时常犯难。东子在书中提出了三种处理方式值得借鉴:即时满足、延迟满足、不能满足。当家长在孩子提出要求时针对不同的情况理智的进行分情况判断和处理,慢慢的形成习惯,最终也会养成孩子理性消费的好习惯。
7.与孩子平等交流。每个人都渴望爱,关心,孩子也是去次。孩子感受父爱,不仅 要靠有声、有形的语言动作,更多来自无声的甲流。爸爸若能以一种温和、平等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鼓励、关注,同时受到批评、指导和教育。
8.做孩子的好玩伴。对孩子来说,玩是最快乐的事,而对于父母来说,玩也是最佳的教子方式。玩耍是一种娱乐性质的活动,但是它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坚强意志、社会交往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等。
其实,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这些方法都是适用的。书中有一段话:“如果你是一个注重自身素质发展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习惯,一个能经常与孩子换位思考并做到理解、尊重孩子的爸爸,你定将收获一个好孩子”,希望我们的爸爸们都能收获一个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