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略图画上的知识
“妈妈,快来呀!”儿子躺在床上大声的叫我。
“干什么?妈妈要拖地呢?你等一会儿啊!”我一边洗拖把一边回答。
“快点吧,我要听故事,《看世界》搞不搞?(实际是好不好,发音很不标准哦)”儿子还在不停的叫。
“那就让爸爸先读一遍给你吧,妈妈快好了!”爸爸就在旁边嘛,这孩子就知道粘着我。
“不,爸爸不让看……(书),我要看着(书)听!”哦,原来爸爸只讲故事,不让看书上的图画呀。
“那就先不看,让爸爸讲给你听!”听故事要求还挺高,看了你也不认识字。
“不行,我就要看着……听,图画好看,有太阳、月亮,还能看见……小熊笑呢!”儿子说的话让我惊喜,我连忙冲进卧室:
“宝贝,你说图画上有什么?”
“你看,爸爸睡觉了,小熊不想睡,要出去玩!”儿子指着熊爸爸的眼睛:
“看,眼闭着呢!”说着,还用手把自己的眼睛捏上示范给我看。
“小熊想出去……”儿子边说边露出一副着急的表情。
抱住儿子使劲亲了一下,仔细看了看图画,还真是,简单的水彩画却让儿子明白了熊爸爸和小熊的表情。绘本,图画占了大部分,除了几句话来概括画面的意思,其他的就需要认真的看了,而且孩子看出来的知识和看的次数是成正比的。
像《看世界》里的那页‘打雷和闪电’:
“宝贝,暴雨就要来了。”
“太阳上哪去了?爸爸?”
“这些云彩生气啦,他们把太阳赶跑了。闪电就要来啦,还有轰隆隆的雷声。”
“爸爸,我怕。”
“宝贝儿,爸爸也怕。”
读起来只有几句话,画面看起来就精彩多了:天空为什么变成黑色的了?风呼呼的刮着,地上的草都倒在一边,黑色的乌云大块儿大块儿飘过来,太阳苦着脸在乌云的遮盖下拼命挣扎,两朵黑色的云团被作者画成了两个在撞击的人一样,闪电就在碰撞的缝隙迸发出来,很形象的让孩子看到天气在暴雨就要来之前的变化,还有打雷和闪电的形成,甚至能理解打雷的声音。
小熊紧紧的抱住爸爸,吓得闭上了眼睛。儿子听我读到这里,看到小熊的神情,也赶快钻进我的怀里,因为他知道,爸爸妈妈可以保护他,只有在爸爸妈妈的怀里他才能感到安全。
“爸爸快看,太阳把生气的云彩赶跑了。你不用害怕了。”
天气晴朗起来,暴雨结束了,太阳憋红了脸在赶乌云走,乌云跑的可快了,只剩下一个云朵的影子。整个画面的颜色是温暖的橘黄色,大地也绿油油的。小熊拉着爸爸的手,指着太阳对爸爸说话,还安慰爸爸不要害怕,这是一个表达小熊成长的动作,他懂得了感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爸爸,他忘记了自己刚才也很害怕。儿子听到这里也会说:“妈妈,不要怕,我们不害怕,我可以保护你!”好象明白了爸爸妈妈也有害怕的时候,自己应该勇敢些。
阳光和影子
“爸爸,你看,阳光多明媚啊!现在到了‘待会儿’了吗?咱们可以做游戏了吧。”
“还没到呢,宝贝儿,你得有点耐心。”
“时间要是停止不动怎么办?”
“看看太阳,宝贝儿,太阳在任何时候都能告诉我们时间!”
“光线照在物体上会产生影子,你从影子的变化就能看出时间的流逝。”
来看画面:
太阳笑眯眯的散发着自己的热量和柔和的光,树木绿绿的,远处的山上也青葱一片。小熊经历了刚才的暴雨,很喜欢现在的天气,说话的时候看起来很舒服,很开心。熊爸爸也很惬意,跟在小熊后面,还背着手,一副悠闲的样子。儿子看了这副图,听着我读的对话,冒出了好几句:
“妈妈,这是白天,是玩的时候,月亮来的时候就要睡觉了!”这是儿子在分别夜晚和白天。“看,他们在转圈呢!”这是我们常常到外面散步的情景。
熊爸爸手搭凉棚,望望太阳,这时候应该是中午了,太阳红彤彤的,光线也强烈了不少,位置也变化了。影子自然也变化了,小熊在找自己的影子,学着以此来分辨时间。
儿子看了好几遍,终于发现两边的太阳不一样了,一个是橘色的,一个是红色的,我问他哪个热呀?儿子指着红色的说“他热!”看,孩子的眼睛很厉害吧,只要你问,孩子就会去看,去思考,去发现,真的是让我很开心呀。
闻一闻,尝一尝
小熊看到花闻一闻,告诉爸爸这是蜂蜜的味道,很甜,因为有花蜜嘛。摘下一个野果,小熊小心的放进嘴里一个尝尝,来分辨一下野果是否好吃……
每次读到这里,儿子都会使劲吸着鼻子闻来闻去,还咋巴着嘴,仿佛在品尝好吃的一样。昨天我就拿了几种食物,把儿子的眼睛蒙起来,让他闻一闻,是什么东西,什么味道。儿子可开心了,“好玩好玩”的叫了老半天,还告诉我以后闻到难闻的东西就不吃了,想到上次他把消食片一口气吃了七八片的事情,我有点放心了,因为那个味道实在是不好闻的,毕竟是药嘛。
图画里的知识需要家长耐心的引导,只要你说出来,孩子就会去想,只要他想了,结果是不是就不太重要了,思考是一个读书的好习惯,从小培养,让孩子读着思考,看着思考,孩子的进步会更大。
来,和孩子一起读着看吧,你们的收获一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