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内容: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及简单的换算;估测、测量简单图形和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毫米、分米、千米长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的简单介绍:本单元只有一个信息窗,一节课的容量太大,我分两节课讲解。第一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千米的认识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本单元呈现的主题图新颖、有趣,是一个童话素材,甜甜的梦中的人物孙悟空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神话形象。通过梦中小朋友甜甜与孙悟空的对话,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引出我们要研究的1毫米有多长?从直尺上找出1毫米的长度,使学生知道直尺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在此基础上,可以用手势表示1毫米、画1毫米等方法感受1毫米的长度,还可以估测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毫米。当学生对毫米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再引导学生借助直尺探索研究1厘米和1毫米的关系。通过观察,从而发现:1厘米=10毫米。接着研究1分米有多长?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1分米有多长?如果不明白,读书了解1分米就是10厘米,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然后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充分感知1分米的长度。千米的认识,千米是一个比较长的长度单位,我让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亲自感知1千米的长度,并互相交流对1千米的认识。1千米(公里)=1000米。
如何突破难点?在建立长度单位的基础上,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在这些基本的单位换算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其它单位间的换算。下面举例说明每类题目怎样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1、 填空
4千米=( )米 9米=( )分米 80毫米=( )厘米
像这样的填空题都是以上面基本的单位换算为基础,才能进行这些单位换算,同时这些填空也是比较大小、计算、排列大小的基础。
2、 比较大小
5千米( )6000米 50毫米( )50厘米 6分米( )3米
3、 计算
1分米-6厘米=( )厘米 1厘米-2毫米=( )毫米
以上题目都要换算成统一单位才能比较大小,进行计算。以排列大小为例,重点说说怎样换算成统一单位。
4、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千米 7000米 9000厘米 610米
先认真审题,从中发现这些数的长度单位不一样,要想比较它们的大小,必须换算成统一单位,统一成什么单位合适呢?从这道题中我们不难发现,统一成以米做单位是比较合适的,6千米=6000米
9000厘米=90米,这样很容易比较出谁大谁小。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练习时,要注意思考解题的方法,有的题目是先换算再计算,如:1分米-6厘米=( )厘米 有的是先计算再换算
如:36毫米+54毫米=( )毫米=( )厘米 ,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统一计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