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初探作文

2018-10-06 
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初探=400) window.open('showpic.html?url=http://upload.ourgame.com/bbs/upfile/2008/9
 

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初探

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初探作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同课异构这一教研方式已经出现,而且出现了很多年。平时只是在报刊杂志上看到一些走在改革最前沿的专家们使用这一教研方式,进行教学研讨,效果很好。心里也在琢磨,何不结合实际情况将它也在我们的教研组尝试尝试呢?

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初探作文

大胆尝试,勇敢接受挑战

说干就干,毫不犹豫。当我把这一想法告诉我们语文组的成员时,他们感觉特别新鲜,张新爱老师还笑着说:“整天跟着你玩新花样儿!”我们六年级有六个班,六个语老师。因为是初探,为了保证同课异构的效果,面积没有撒开,决定结对进行,六个人分成三组。步骤是:理解教材——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反思——总结提升——再次课堂实践。说着简单,真正实施起来,对老师可是个大的挑战啊!同课异构不仅在教学设计是个挑战,对老师的心理而言是个更大的挑战。你想啊,在平常的校本教研中,我们听公开课,一次就听一个老师的课,听完之后,大家一起评课,说说优点,说说缺点。而今,两个老师各自设计教案,在专门的时间,在不同的教室里共上同一课,后面又坐着同行和领导听课,有比较呀。常言说:有比较就有异同,有比较就有优劣,老师没有一番勇气是不行的呀,必须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和童心老师勇敢接受挑战,一马当先,前头开路,决定同上《在急流中》一课。

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初探作文

理解教材,独立设计

众所周知,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仅传承知识,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也呈现其中。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在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和童心老师哪里敢懈怠,一丝不苟地钻研教材,解读教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结合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等构建出不同的意义,赋予静态的教材以生命活力,使出浑身解数,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初探作文

      放松心情,勇于实践

一切准备就绪,星期三上午第二节听童心老师的课,第三节课听我的课。其他语老师和学校领导全都坐在教室后面听课,认真书写听课记录,以备后面的教学研讨。第一节课,我们都没有课,因为后面几节课,我们要连续作战,所以我们故意放松心情,养精蓄锐,为后面在课堂上能精神饱满地上好课做准备。童心老师是很讲究的一个人,她要把自己最美的每一个方面展示给大家。看,她拿出梳子在办公室里的大镜子面前,认真地在梳理自己的秀发,就像备课时那样严肃认真。为了活跃气氛,我和她开玩笑说:“哎呀,万事俱备,只欠这一梳头啊!”听到我的话,她咯咯地笑起来。

第一节下课,我们教研组所有的成员搬起凳子,全部走进了我们的教学天地——教室。听完童心老师激情澎湃的课后,战友们没有顾上休息,又走进我们班听我的课。本来准备听我一节课,结果听了两节课。一上午,既紧张又充实。

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初探作文

  在比较中反思

听完课,在下午,我们教研组所有成员各自拿出自己的听课记录,回顾听课过程,写一写自己的所听,所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提到这两节课,同事们兴致很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竹筒子倒豆子般毫无保留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我把同事们的观点总结如下:

每节课都各具风采,各有自己的亮点和独到之处。

(一)字词教学,匠心独运。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所以必须重视词语教学。童心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记住它,并让学生上讲台书写,同时鼓励学生尽量把字写美观,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我呢,则偏重于对学生进行词语理解的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蓊郁”,根据偏旁部首理解“喧嚣”,类似词语联想法理解“水流湍急”,根据课文插图来理解“小筏子”,学生掌握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可以说终身受益。(详见《在激流中》教学实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嘛。

(二)教学流程清晰。童心老师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听故事导入新课——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自学生字词,让学生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重点词句,细品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勇敢,镇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面对困难;我的教学流程是:从“急流”一次谈话导入新课——学生读书,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重点词句,细品课文,体会母亲的勇敢,镇定——拓展作者坚守文字的资料——读写结合,让学生写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好的板书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挑选三句话连起来写成一段话。

(三)在阅读教学中,都能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和体验。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童心老师在课堂上,激情讲述故事导入本身就是很好的范例,还有后面的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读,默读,指名读等方法的运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我在学生读不好的时候,多次范读,指导学生读出感受。尤其是在细品课文这一环节,在学生读中有所感悟之后,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感悟,读出味道。

(四)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两节课我们俩都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勇敢,镇定,同时引导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也应该向文中的母亲那样不退缩,勇往直前,自强不息。

(五)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在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学生把在阅读课教学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学以致用,提高写作能力。 在教学本课时,我在补充资料,深化主题之后,让学生写自己在生活的急流中,应该怎么做?好的写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挑选三句话连起来写成一段话。以教材为例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提升。

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初探作文

当然,这两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我在引导学生细品课文的环节,是按镜头由远到近引导学生来体会的,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勇敢,镇定,比较顺手。可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不够,有牵的痕迹。另外,语言不够简练。而童心老师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效果很好;

还有我的板书设计不够简洁,明了。附板书设计:

奋勇拼搏,勇往直前

(老 师)

搏击风雨 自强不息   在 急 流 中    我坚守自己的文字

(学 生)                         (作 者)

勇敢   镇定

(母 亲)

童心老师的板书新颖,美观。她在课题《在急流中》上画了一个不息的火把。寓意非常深刻,也就是文中母亲的勇敢坚定就像不息的火把不仅永远燃烧在作者的心中,而且也燃烧在每一个读者心中,激励每一个人要像文中的母亲那样,面对困难永不退缩,勇敢镇定。

童心老师在讲故事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说听到了一个什么故事,和后面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重复了。我呢,直奔主题,导入干净利落。在品读课文这一环节,童心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朗读不够扎实,不够细致,有蜻蜓点水之嫌。

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初探作文

总结提升,丰富教学设计教案

在教学研讨中,大家畅所欲言,通过比较,取长补短,汲取两种方案的优点后,通过比较整合,达成共识,对教学方案进行再设计,寻找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达成资源共享,然后再让其他没有上这一课的老师,用最佳的教学设计在自己班里上这一课,促进每一位老师的专业成长。重新设计的《在急流中》教学设计,是在我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吸取童心老师的优点,比如在第三大环节细品课文,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板书设计采用她设计的一簇不息的火把。研讨之后,丰富了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初探作文

再次在课堂中实践

由于这一课靠后,其他老师还没有施教。因为我要送教下乡,所以又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试教,上完课,无论是我本人,还是领导都非常满意。他们说:“这节课从教学目标到环节,从方法到语言都不蔓不枝,干干净净。而且在这节课中老师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扎实品味,读写结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有度且效果良好,真是一节简约而丰满的课。”

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初探作文

第一次尝试同课异构,受益匪浅。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就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方式,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这既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