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鸡兔同笼作文

2018-09-25 
鸡兔同笼“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咦?今个儿迷糊老师是咋了?不讲数学课,咋
 

               

 

 

 

 

                  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作文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咦?今个儿迷糊老师是咋了?不讲数学课,咋讲起古文来了?实话告诉你吧!迷糊老师今天要讲的就是一道数学题。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就曾记载过一道数学趣题,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迷糊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介绍着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

 

     听迷糊老师这么一说,小动物们可都犯了迷糊。“鸡兔在一个笼子,数数不就行了吗?还用得着费尽心思的去算?”自作聪明的淘气猴拍拍胸脯,好像在向同学们炫耀他自己的聪明才智呢!

    

     不料却引来了迷糊老师严厉的批评,只见迷糊老师扶了扶眼镜,拿起教鞭在讲桌上狠狠地拍了三下,吓得淘气猴再也不自作聪明啦!而是坐到座位上认真地听迷糊老师讲课,一点也不敢马虎。

 

 

      鸡兔同笼作文

 

 

     迷糊老师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道题:笼子里有若干只兔和鸡。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兔各几只?

 

     迷糊老师并没有回答,而是问同学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算出这道题。只见淘气猴坐在位置上认真思考,再没刚才那股子猴气了。教室里静悄悄的,连窗外叽叽喳喳的鸟鸣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制成表格!按顺序一个一个试试!”小山羊第一个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还可以用方程解答!”

 

    “用假设法!”

  

     “.......”

 

     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如何解决问题,吵得使迷糊老师不得不拍讲桌维持秩序。

 

      鸡兔同笼作文

 

     “今天我们就用假设法来解决这道题,我们比一比,看是古人聪明,还是我们数学王国里的小动物们聪明!”听迷糊老师这么一说,小动物们就来了兴致,谁不希望自己能赢过聪明的古人呢?

 

     “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8×2=16只脚,这样就多出26-16=10只脚,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脚,也就是有10÷2=5只兔。所以笼子里就有3只鸡,5只兔!”班长聪明兔第一个站起来抢答,心里别提多骄傲了!迷糊老师看看他的得意弟子,也忍不住向聪明兔高高的竖起了大拇指,惹得其他小动物们好不羡慕,你看!把聪明兔的眼睛都羞红了呢!

     “也可以用方程来做!

     解:设有x只兔,那么就有(8-x)只鸡。

          4x+(8-x)=26

                 2x+6=26

                    x=5

              8-5=3(只)所以就有5只兔,3只鸡!”坐在位上一动不动的淘气猴一鸣惊人,竟想出了这么棒的办法,惹得全班掌声经久不息。

 

      鸡兔同笼作文

 

   “嗯,大家的方法都不错,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吗?”迷糊老师又卖起了关子。最后在全班同学的‘威胁’下,说出了聪明勤劳的古代人是怎样解决这道难题的。“当时古人就想: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还有26÷2=13只脚。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子两只脚。笼子里只要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这是叫的总数与头的总数只差为13-8=5。也就是说兔子有5只,鸡有3只。”迷糊老师还没说完,教室里就一片感慨。“唉!古代人真是聪明,他们的方法有方便又快捷。”“是啊!比我们的方法还要少几步呢!”

 

  “大家既然这么好学,那我们就看一看,谁能想出比古人想出的方法还要简便!”迷糊老师又下了比赛规则,这可难住了数学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你能帮他们想一想吗?看谁能赛过聪明勤劳的古人!

 

 

     鸡兔同笼作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