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也谈孝顺作文

2018-09-19 
也 谈 孝 顺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永恒的话题,让父母晚年生活幸福是么个子女的愿望,但由于文化、阅历、经济条


也 谈 孝 顺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永恒的话题,让父母晚年生活幸福是么个子女的愿望,但由于文化、阅历、经济条件等诸方面的原因,每个人衡量孝顺的标准不同,行孝的方式也各有差异。同理,每位老人因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衡量幸福的标准也不同。所以,我认为孝顺最重要的是尊重老人的感情,理解老人的想法,满足老人的要求,顺从老人的意愿,总而言之,让老人身心健康、快乐幸福才是天下最大、最真的孝顺。



邻居张阿姨一双儿女期初做生意发了财,将张阿姨夫妇迁至深圳居住。早几年张阿姨回来过一次,穿金戴银的张阿姨在邻居面前炫耀儿子多么有本事,生意做的多么大,家里多么富有,家中保姆就有三个,其中还有一个是菲佣,还打算带他们老两口去香港、澳洲旅游,临走时,张阿姨对邻居说“这破房子留着也没用,干脆买了算了,后半辈子就跟着儿子吃香的喝辣的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儿子这几年生意很是不顺,深圳那边开销又大,张阿姨实在不忍看着几张嘴吃老本,就“叶落归根”了,用张阿姨的话说“啥是孝顺呀,早已为孩子舍得花钱就是孝顺,现在看来,让家长省心才是孝顺呢,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跟着操心,也不知这过的是啥日子。”



儿时在我生活的农村,常看到多子多福的人家,平时并不见子女对老人有多么孝顺,有的甚至是啃老族,可一旦老人去世,响器、唱班,光流水席就坐百十桌,那排场可真叫一个大,子女、媳妇哭天抹泪,什么“我的那娘来,你这辈子可没享过啥清福呀,你咋走的这么早呢”什么“我还没来得及孝顺您呢,您怎么就这么走了呢”等等,等等,哭的震天动地,内疚、悔恨、不安交织在一起,恨不得随老人同去。仿佛只有老人的离去才让他如梦方醒,才良心发现,感到自己多么多么不孝顺,多么多么对不起父母长辈。80年代中期,刚过五十的母亲为了刚刚失明的奶奶和患病的父亲提前离职,照顾家人、养育我们姐弟,用母亲的话说“活着时吃一块糖也比人死了吃一锅肉幸福”,说起孝顺老人,母亲在村邻中享有绝对的口碑。



也有的人受世俗观念的影响,把传宗接代视为对老人最大的孝,暂且不去评判这种做法的对与错,但如果只生不养,将葡萄串式的孩子一股脑地托付给老人照顾,这绝对算不上孝顺(在农村,很多人二十郎当岁就结婚生子,然后将孩子推给老人、小两口外出打工的比比皆是)。至于“现在生活富裕了,老人图的就是过年过节一家人聚在一起,跟老人住一起也是行孝”、“只有生了孙子才能让父母在村里更有面子,这生儿子也是为了孝顺父母”“爷爷奶奶带孙子、孙女天经地义”等世俗观念实在不敢苟同,如果老人有能力还尚可,如果子女单方面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父母就有失偏颇了。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不能像小鸟一样翅膀硬了各自飞离、筑巢,只留下老人孤独生活。每个父母都可以为了孩子倾尽所有,又有几个子女回馈父母时能做到他们的一半呢?在很多时候,就像我们不能错过孩子成长的各个环节一样,亦不能错过父母老去的各个时期,因为孩子是我们的昨天,而父母是我们的明天!总有一天,我们会像父母一样老去,我们能看着父母气定神闲地过着幸福的晚年,心中自会腾起一种幸福的感觉,因为孝顺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我们在行孝的同时也在给孩子树立榜样,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现在的行孝也是在经营我们自己的晚年幸福。


十年前,小妹为了方便照顾多病的父亲,为父母买了套医院小区的二手房;去年,父亲哮喘病愈来愈重,小妹看父亲上下楼梯颇为不便,又将父母的住房由四楼调至带院落的一楼,并帮父母开垦了一片小菜园、搭起了葡萄架,几垄青菜、几盆花草再加上秋季爬满院落的丝瓜让父母享受着田园风光。作为家中的长女,与小妹相比我感到汗颜,既然经济条件达不到,就在其他方面出点力,干些力所能及的粗活以尽孝心。每逢周末、节假日,我便穿梭于两个家庭之间,一兜水果、几样青菜让父母少了上街采购的劳顿,带带小侄女、做点家务、陪父母聊聊天虽不足挂齿,却都是我行孝的方式。曾几何时,飞扬跋扈的性格和暴躁脾气的我曾被家人称为“刺头”,看不顺眼的事、听不顺耳的话从不懂得迁就、理解和包容,凡事总喜欢跟父亲对着干。随着年龄的增长,再面对同样的事情,我会选择忍让和理解,即便是对一些不合理的事也佯装不知,或干脆“置之不理”,因为我知道同样的话、同样的事,小妹说出来、做出来父亲更容易接受,很多时候曲线救国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前几天,弟媳与兜亲子共读《妈妈的红沙发》时问兜:“你知道什么是孝顺的孩子吗?”兜胸有成竹的样子:“就是笑的很可爱的孩子!”我笑过之后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对于三岁的兜而言,自己的开心与否时刻牵动爸妈的心弦,“自己笑的很可爱”从另一种意义上则表明自己很幸福、很快乐,这可爱的笑也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最直接回报。正可谓白行之首,以孝为先,从兜兜的言语中,我感到孝顺不分年龄界限,只需一颗善解人意的赤心而已,三岁的孩子都能做到,何况为人父母的我们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