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感悟文本,习作蕴含其中
(二)
-----《泉水》教学案例
作者:快乐的育花人
【案例背景】
《泉水》一课,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语言文字优美动人。
教学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对重点段落的体会把握,让学生感受到泉水的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的奉献精神,在感悟文本的同时,进行读说写训练,锻炼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描述】
师:丁冬,丁冬,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她会流到哪些地方,都遇见了谁,说了什么呢?(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答案)
师:谁愿意来说一下?
生抢着发言。
师:请自由读第2---5自然段,一会儿展示给大家。(生积极练读)
生汇报读。
师:你们真会读,那在你们阅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泉水的什么特点?
(课件展示2、3、4、5自然段文字)
生:老师,我发现了这几段很像,第2自然段写泉水有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山里的姐姐舀不完。
生:我发现了第4自然段,写泉水很甜很甜,山里的果树喝的饱饱的,果子就能长得更大更甜。
……
师:你们好厉害,火眼金睛,发现了这么多,那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出它的特点来?快拿起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吧!
找生读,挑战读,评价读,师范读,师生合作读。(师随机播放2---5自然段的相应图片)
师:泉水流过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地山谷,它都是那么开心、快乐,你认为泉水怎么样?
生:它乐于助人,像雷锋。
生:奉献自己,不向别人要什么。
师:是啊,泉水这么有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那它会继续欢快地跑呀,跑呀,它还会经过哪些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呢?(开动脑筋想一想和同桌说一说)
【习作训练点】
师:谁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象呢?
(师生配合)师:丁冬,丁冬……
生:泉水流进一望无际的庄稼地里,刚发芽的麦苗咕咚咕咚地喝起水来,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喝饱了,你们就能茁长成长。”
师:丁冬,丁冬……
生:泉水流过小鹿的家门口,小鹿用泉水浇它种的玫瑰花,泉水说:“浇吧浇吧,你的玫瑰花浇了我甜甜的泉水,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呢!”
生:泉水流进小溪里,溪边的柳树大口大口地喝着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的长辫子会长得更长,更绿。”
……
师:听了你们绘声绘色地说,让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仙境,想象像是长了翅膀,真神奇!相信用你们手中的笔也能抒写出神奇来。能写几段就写几段。
【案例分析】
在反复的朗读过程中,学生进入了童话世界,走进了文本描绘的境界里,教师把2---5自然段的文字,展现出来,让学生对比着阅读,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这几段的相似点,结合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本给我们的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美,还有段落结构的妙。这为下面的说话、仿写做了必要的铺垫。学生在欣赏美文的同时,脑子里也一定会在想象:泉水一路上还会看见什么,它会做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通过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大大激发了学生读说写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