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换个方法来读书---母子交流《尼瑙克山探险》作文

2018-09-06 
儿子上小学以前,每天晚上睡觉前我总是捧起一本书一遍一遍地念书给他听,在听的过程中他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
 

儿子上小学以前,每天晚上睡觉前我总是捧起一本书一遍一遍地念书给他听,在听的过程中他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我也在念的过程中收获颇多。

儿子上了小学以后,记不清自己是从哪里听到的理论“要让孩子学会自己读书”,所以我就开始甩给儿子一本书,让他学着“独立”。

可是,事与愿违,缺少了衔接过程的“独立”读书让儿子与书渐行渐远,于是我有些惶惶不安。

走进校讯通妈妈们的小屋,我找到了许多深受启发的好办法。比如:妈妈读一段,孩子读一段;和孩子分角色阅读;让孩子带着问题读等等诸多亲子共读方式,如此巧妙地将孩子由妈妈陪读平稳过渡到自己来读。

因为儿子喜欢整体囫囵的一气呵成的阅读,所以我没有采用不停的打断和追问的方式,而是试着让儿子自由地读,我再读,然后一同谈论书中的问题,和孩子交换看法的方式(因为如果我先读,儿子不一定会读那本书)来读书。

前天,儿子从书桌上挑出一本《尼瑙克山探险》。因为这本书很薄,所以仅仅一天他就读完了。而我是在工作之余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才完成了这本书的阅读。

故事发生在尼瑙克山山脚下的脚背村。每当下雨,山上总会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号叫声。到脚背村小住的伊甘听到着种种传说后,萌生了去寻找怪兽并将它杀死做一位小英雄的念头。然而,伊甘爬上山后,并没有发现人们所说的怪兽,而是找到了失踪很久的奥特叔叔。奥特叔叔还告诉了伊甘 “尼瑙克山怪兽之谜”的真相,那就是山顶的山洞里有个喷泉,那怪异的变化多端的呜呜声是从洞里传出来的。当伊甘下山把这个真相告诉村民时,居然没有一个人相信他。

中午下班回到家,我尝试着用母子交流的方法来重读这本书。

我手捧《尼瑙克山探险》,问儿子,书中有哪些人物?你怎么来评价他们?

儿子将书中人物的名字一一道来,虽然有部分人名不太准确,但是大多还是标准的。

“艾达很疯狂,伊甘很勇敢,而且富有爱心,葛楚德姨妈和安森叔叔让人感觉很温馨,奥特叔叔爱冒险和写诗。伊甘是主人公,因为没有伊甘就没有这个探险的故事。”儿子不仅对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还补充说明了他们中谁是主要人物。

“我们初读这本书的时候,喜欢一味追求故事情节,而将自己认为不重要或不感兴趣的地方跳过去。比如:妈妈就将故事中穿插的奥特叔叔的三首诗一目三行地读了过去。现在你陪妈妈把这三首诗重读一遍,让我们想一想奥特叔叔想说什么?”

儿子大声朗读了第一首诗,然后对我说:“这首诗想要告诉我们奥特叔叔上山的决心。”;而后,我也出声地读了第二首诗,儿子说这首诗是在描写小狗贝贝,而我说这首诗是作者在羡慕小动物不受限制的自由自在;最后,我们一起讨论最后那首诗。诗中描写了一位知识丰富但很沮丧的国王和一位很快乐的白痴。

我问,儿子,诗中的国王和白痴谁更明智?你愿意做哪种人?

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们两个都不明智,我要做他们的结合体,取长补短。

哦,我明白了,儿子是说他要做一个知识丰富且快乐的人。

本想接着追问儿子,为什么村民知道真相后却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呢?而后一想,这本书的精华所在就是想要告诉读者一个深刻的生活哲理--人人都有精神需求,儿子可能还做不到这么深入的思考。

我们交流的时间不很长,我却收获了很多。我认识到丢给孩子一本书确实要比母子交流简单的多,但快乐却各是各的。亲子阅读还可以成为孩子假期里一种充满想象和快乐的游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