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趣”教成语故事作文

2018-09-01 
成语故事轻松教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是由成语组成的,按照一般的教学设计,只要让孩子们掌握了里面的生
 

   

成语故事轻松教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是由成语组成的,按照一般的教学设计,只要让孩子们掌握了里面的生字,大概了解成语的意思,并背诵积累下来,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本课的难点在于对成语的初步理解。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对每个成语头头是道的解释,而是通过自己的积累,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自读、自悟,进行初步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并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让孩子们亲近成语,热爱成语。所以我把这一课的目标定为识字、朗读成语,理解意思和激发对成语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初步了解本课成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自主快乐地识字,了解成语大意,积累背诵。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交流课外积累的成语。(开火车:一人说一个成语   一人说多个)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都积累了这么多的成语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由成语组成的《识字4》。(板书课题)

一、检查预习(字音) 

1、同桌互读  正音  互帮互学

2、师巡视  发现易错字音   窥  蒂  相   指名读 正音

 3、多种形式读  (自由练读  指名读  开火车 齐读)

二、检查预习(词意)

1、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成语意思。   

小组交流    师检查  个人汇报

【设计意图:(1)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书上成语的意思。这一环节教师做巡视指导,把握学生掌握情况。(2)全班交流,给孩子们充分展示的机会,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倾听习惯。】

2、练习检测(出示课件)

A:给成语意思说成语,如下: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

即使付出了劳动,也不会有功绩所言,都是无效的劳动。——徒劳无功

把禾苗拔高,帮助它生长。这个成语故事说明如果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反而会把事情弄糟。——拔苗助长

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比喻条件或时机成熟,事情自然就会成功。——瓜熟蒂落

B:看图说成语: 

     “趣”教成语故事作文

               井底之蛙

        “趣”教成语故事作文

                    一叶障目

C:看道具做动作说成语。(管中窥豹)

D: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填成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因此,我们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认识自己的短处。只有            ,才能不断进步。

小红学习生字时不爱动脑子找规律,只是死记硬背,结果       ,听写时总是错误百出。

如果我们只是坐在教室里学习书本知识,不留心观察大自然,不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就如       ,见识短浅。

三、指导朗读   读出节奏

师简介:成语是在我国流传千百年的固定词组,语言精练,含义深刻,有很强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非常好的韵律感。它一般由四个字组成,朗读一般以两字一停顿(“二二”式)居多。如:管中窥豹  拔苗助长

但也有“一三”式和“三一”式两种特殊的朗读节奏。如: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相机指导朗读:在“尺和寸”之后停顿,“尺”“寸”相呼应。

本课成语犹如一首小诗,押韵上口。找出每组成语的韵脚。(ang  an  ong)指导朗读。师范读,生练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

展开丰富的联想,让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如: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相机指导朗读。

读出感情色彩。教材中成语的感情色彩褒贬不一,朗读时要把成语中所传达的感情表现出来。如: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应多花精力来指导学生读记,在读中加深感悟。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要加强学生的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我在指导朗读时提出三个阶段的要求。第一阶段:读得正确、流利。第二阶段:读出节奏、韵律感。所谓“读出节奏”就是读好成语歌中有规律的强弱拍子,而“读出韵律感”则是要读出成语歌中的押韵规律。成语都是四字,每行押韵,学生读时重要的就是把握重音、拍点等,才能使人感觉明快、铿锵。第三阶段:读出感情色彩。如:如在读“徒劳无功”时,声音要低沉且充满遗憾;而在读“水到渠成”时,语气要充满热情。……采用“对读”这种方式来练习读出成语的感情色彩。对于这三个阶段的要求,学生们也饶有兴趣,读得有目标,乐于接受。然后,设计多种游戏,如师生对口令读,分组打擂台读,男女生接龙读等,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积累成语:把自己最喜欢的成语 多读几遍试着记下来!两分钟时间,比赛看谁记得多?(能记几个记几个成语,照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

四、检查预习(字形)

1、带拼音只读一遍  去拼音 自由读  同桌互读  指名读

2、读字组词(让差生参与进来  发现问题)

3、这些生字,你还从哪些途径认识了哪个字?在哪儿见过?(激励、引导孩子通过多途径识字的兴趣 在生活中识字)课外书  电视  招牌  包装袋 ……识字不一定在课堂。

4、拓展带本课生字的词语,多种形式读。(两张投影片先后出示二字词语和四字词语。)

泰山 豹子  徒弟  水渠  尺寸

利益 益虫  功劳  功课  表彰

争取 屏障  助手  所以  拔牙

三阳开泰  拔刀相助  寸草不生  一毛不拔  精益求精

一无所有  一落千丈 亡羊补牢   急功近利  亡命之徒

5、小组玩字卡,表扬最会合作学习的小组。

【学习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在识字过程中,有必要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梯度,分层次、分阶段地识字。在前面的学习环节中,学生应该已经通过随文识字解决了大部分生字的认读,接下来的任务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一步集中识字。这一部分我放手让学生自由小组学习,教师只做巡视、指导。小组学习中,组员互相抽认生字,碰到不会认的,一起想个办法记一记。这样,既可以为孩子们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又有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难易取舍。】

过渡:祝贺大家,今天又交到了这么多的词语朋友,在这些词语中,有的字我们还要学写它们呢!你们有信心写好它们吗?

五、 指导书写

(1)讨论探究:

      师:我们这课的生字中,哪一种结构的字最多?我们怎样才能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呢?

      学生踊跃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师:在这些左右结构的字中,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哪一画最难写?

  (2)示范指导:教师在田字格中重点示范这些难写的字。

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组成、笔顺,然老师范写,学生跟着书写。

    学生描红,再独立自写汉字,教师巡视。

学生对照自己写的第一汉字再与红色范字比较,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好,怎样调整,再写第三个汉字。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写好字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我将写好生字作为另一个重点。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重视孩子的发现,让他们来提醒同学们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然老师进行范写,为学生提供评议的样本,让学生学会对照课本进行观察评议,从而写好生字。】

六、课外拓展

这节课,我们和许多成语都交上了朋友。那你们知道吗?成语是一种相习沿用的特殊固定词组,从字数上看,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的成语,如“落水狗  及时雨  铁公鸡  眼中钉  耳旁风”(课件展示)

五个字的,如“小巫见大巫  八九不离十  恨铁不成钢  开门七件事  天下无难事”;六个字的,如“既来之,则安之  五十步笑百步  百闻不如一见  不知天高地厚;七个字的,如“不管三七二十一   打开天窗说亮话  好汉不吃眼前亏  不见棺材不掉泪  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然也有八个字的成语,像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也有九个字,十个字的甚至十个字以上的呢!

    老师就不再一一列举了,你要是感兴趣,下课可以上网搜一搜。相信爱学习、爱积累的我们会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任务走出课堂,鼓励课下阅读积累更多的成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正如《小学语文标准》所说:“语文课堂应当成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场所,要重视教师的指导,更要强调学生自主的、积极的、多样的、充分的参与,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师生的一种生命活动。】

附同事评课稿:

让课堂的余音缭绕至课外

——听李老师教《识字4——成语》

听了老师的执教这节课,却让我感受到识字课蕴含的无穷魅力。

朗读指导突显成语特点。我以前从未思考过成语的朗读有什么技巧,但老师却根据成语的不同特点,首先将成语诵读分为“二二式”停顿和“一三式”停顿。如“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就是“二二式”停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一三式”停顿。接着,老师又让学生懂得有些成语是有韵脚的,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好韵脚,并想象意境。如“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中“天、山”就是韵脚。第三,朗读时要根据成语意思读出不同的情感。如“拔苗助长、徒劳无功”要读出失望的的感情,“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要读出成功的喜悦之情。这样的朗读指导不仅使诵读变得丰富而有趣味。而且让学生懂得成语诵读的技巧,在遇到成语,学生诵读时可能也会思考它的朗读方法。

理解意思方法灵活多样。老师在教学生解释成语意思时,发现学生都是按照词典上的意思找抄了下来,其意思孩子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于是,老师引导学生成语意思有多种发放,比如可以借助词典上的解释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如“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可以借助故事理解,如“拔苗助长、坐井观天”;也可以借助图画,如“管中窥豹、一叶障目”;还可以在选择使用中理解。此时李老师出示了几组句子,创设了几种情景,让孩子们试着用所学成语填空,在选择使用中强化了对成语意思的理解。

拓展延伸丰富成语认识。在认识书上的成语的基础上,老师水到渠成地告诉孩子们,不仅有四字成语,还有三字成语,六字成语、八字成语……并列举了一些例子让孩子们认读,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了起来,很想在课外找找学学多种形式的成语。

学习生字紧密联系生活。在学习认识生字时,尽管李老师已经运用了多种方法,如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连词认读,扩词认读,用字卡游戏认读,特别是师生合作找字卡环节,老师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字,如“请你找出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请你找出两个形近字”,“请你找出表示一种很凶猛的动物那个字”……但仍然没有忘记紧密联系生活学习。当学生认读没有问题时,她让学生学生说:你在哪里见过今天学的这些字?学生的思维马上被激活,有的说:我暑假和爸爸妈妈去泰山旅游时,见到过“泰山”的泰;有的说:我在词语表上见过“词语的词”;有的说:我在我家小区张贴的寻物启事上见过“启发”的启……

回答问题语言表达完整 老师在让学生回答指定问题时,又特别注意教给孩子们表达的方式方法,让孩子们表达完整清晰。如让学生说成语意思时,老师这样引导:这样说“我理解了成语……的意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学生回答时,就按照这样的句式,完整、清晰。

一节简单的识字课却上出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层次,在环环相扣的训练中,老师出出注意教学习方法,时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堂的魅力也得到了彰显——把学生的学习期待由课堂潜移默化地引向了课外的学习探究,可谓余音缭绕,缠绵无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