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也许应该这样上语文(原)作文

2018-08-21 
每次听完课,我都有这样的感觉:觉得人家的课真的很精彩,老师妙语连珠,学生对答如流,整堂课高潮迭起,课件的运
 

    每次听完课,我都有这样的感觉:觉得人家的课真的很精彩,老师妙语连珠,学生对答如流,整堂课高潮迭起,课件的运用恰如其分,时间掌握也分秒不差,各个环节链接的真是丝丝入扣,······可是总让人觉得有些作秀。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应当凸显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冲的任务。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 

 那么,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我从这样几节课中得到了启示:陈东东老师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侯长缨老师的《假如》、杨玉民老师的《秦兵马俑》、阮树芹老师的《送元二使安西》、张丽红老师的《有的人》。他们的课有些共同之处:

 一、课上得简单、实在,注意在学文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环节的设置简单。比如《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整节课也就三个大环节:导课;检查预习;品读文章感悟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内容。环节简单,整节课给我的感觉是不拖泥带水,教师语言精炼,寥寥数语,但每句都对学生起到点拨、点醒的作用。能感受到学生一直都处在学习的兴奋状态,标、画、读、说,真正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教师绝无霸占之嫌。如:在品读文章感悟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内容这一环节中,教师先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文章的前三段,然后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再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自学,最后又引导学生总结人物形象。特别是总结人物形象这一小环节,教师语言不多,只是点到为止。一个对“武”的拆字讲解,既让学生悟到林冲这一人物的武德之高,也显示出了教师的博学。教学过程真实,看得出教师“导”、学生“学”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逐步教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真正的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学效果扎实,让全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学有所获。记得中国教师报记者李炳亭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什么是好课?让学生学进来并且学会的课是好课。”这一节,我认为当属好课。

 二、注意了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小学生朗读是教学的需要,朗读可以使小学生学习普通话。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手段之一,朗读的过程是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朗读时,眼看,心想,嘴念,耳听,对提高记忆力有很大帮助。在这次听课中每节课都能听到学生的朗朗读书声。如《送元二使安西》中,引导学生带着不同的感情读文;《有的人》中让学生带着不同的目的读文;《假如》中让学生带着动作读文;《秦兵马俑》中让学生加入想象读文;还有不同形式的美读、接读、配音读、分角色读······王庆华老师说过这样的话,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对学生而言,朗读的作用在于:通过朗读使学生学习普通话,用课文中规范的书面语言规范自己不规范的口头语言;通过朗读使学生识记生字,理解新词、句子,加大积累。对教帅而言,朗读的作用在于:使教师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不出声朗读,教师就不知道学生是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不知道学生对生字是不是认识.断句是不是正确,对课文是不是理解。离开了学生的朗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无法进行下去。小语理事长崔峦先生也曾经讲过:“课堂上一定要读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没有琅琅读书声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分阅读的阅读课,可以一票否决,不会是高质量的阅读课。在学生每次朗读之前把要求提得明确、恰当,使学生对朗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形成有价值的朗读理解;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通过点拨、示范、讲解等进行指导,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下去地放声朗读,培养语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注意了对学生进行写的指导。每节课,老师们都让学生打开笔盒动笔写字。并且强调孩子注意坐姿、握姿。印象最深的是一教师指导写“棒”时,说:“ ‘木’字最后一笔撇变为点,让出些地方,要想棒,先谦让。”这一设计,既指导了“棒”的写法,又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还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真是独具匠心。

 四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注意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积累。

 我在听课时,注意到讲课老师们所借用班级的学生语文积累很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所以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和家长一起引领孩子多读书。听说过犹太人教孩子读书的故事:犹太民族具有一个古老而富有传奇的规矩:当孩子还在吃奶的时候,年轻的父亲就会把书蘸上蜂蜜,让孩子去舔尝,渐渐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便烙下了一个难忘的信念———书是甜的。犹太人很聪明,他们用蜂蜜将孩子和书本联系起来,让还不识字的孩子去亲吻涂着蜂蜜的《圣经》,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认识:书是甜的,知识和智慧是甜的,学习和阅读是快乐、幸福的一件事情。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 ,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曾说,给孩子读书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法,它是家长送给孩子的一件终生享用的最佳礼。一旦孩子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视作一种享受,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我认为语文课要上得简单、实在。简单就是以简驭繁,返朴归真,追求的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当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譬如,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积累语言,在生活中练笔,在生活中进行口语交际,使语文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运用语文中享受语文、享受生活。要把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展示课外学习成果,作为教师份内的责任。因为母语学习真的是“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有专家说,学生课内得之于老师的占三开,得之于课外自学的占七开。母语学得好与坏,课外占据大半壁江山,让我们一起带领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吧。

热点排行